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莲衣

莲衣

《中药大辞典》:莲衣

药材名称莲衣

拼音Lián Yī

别名莲皮(《本草再新》)

出处《药品化义》

来源睡莲科植物种皮

性味①《药品化义》:"味涩。"

②《本草再新》:"味苦而涩,性凉,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能主治①《药品化义》:"能敛,诸天血后,佐参以补脾阴,使统血归经。"

②《本草再新》:"治心胃之浮火,利肠分之湿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莲衣

药材名称莲衣

拼音Lián Yī

英文名seed-coat of Hindu Lotus

别名莲皮。

出处出自《药品化义》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h.的种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

原形态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性味涩;平;微苦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收涩止血。主吐血;衄血;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g。

各家论述1.《药品化义》:能敛,诸失血后,佐参以补脾阴,使统血归经。

2.《本草再新》:治心胃之浮火,利肠分之湿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虾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子花药材名称虾子花拼音Xiā Zǐ Huā别名红蜂蜜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来源千屈菜科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 (L.)Kurz,以根、花入

  • 福建柏

    药材名称福建柏拼音Fú Jiàn Bǎi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福建柏的心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 Henry et

  • 黄瓜子

    药材名称黄瓜子拼音Huánɡ Guā Zǐ别名哈力苏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

  • 槟榔花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药材名称槟榔花拼音Bīnɡ Lɑnɡ Huā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

  • 蒺藜

    《中国药典》:蒺藜药材名称蒺藜拼音Jí Lí英文名FRUCTUS TRIBULI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

  • 金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兰药材名称金兰来源兰科金兰Cephalanthera falcata (Thunb.)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华东。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治喉痛,牙痛

  • 粗糠柴

    药材名称粗糠柴拼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

  • 百部还魂

    《中药大辞典》:百部还魂药材名称百部还魂拼音Bǎi Bù Hái Hún别名还魂草(《广西中药志》),狗笠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

  • 木鳖子

    《中国药典》:木鳖子药材名称木鳖子拼音Mù Biē Zǐ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

  • 倒触伞

    《中药大辞典》:倒触伞药材名称倒触伞拼音Dǎo Chù Sǎn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蔷薇莓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蔷薇莓,又名:空心藨、洋金银藤,黄牛泡。灌木,高2~3米。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