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荆三棱

荆三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荆三棱

药材名称荆三棱

拼音Jīnɡ Sān Lénɡ

别名三棱三棱

来源莎草藨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fluviatilis (Torr.)A. Gray[S. yagara Ohwi]以块茎入药。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通常单一,间或有分枝,常膨大,末端具块茎,长2~4厘米,直径1.5~3厘米,黑褐色,两头尖,质地轻泡。秆高大粗壮,高70~150厘米,锐三棱形,直立,光滑。叶互生,窄条形,长20~30厘米,宽6~10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夏季开花,复穗状花序,多数花穗于茎顶聚成无梗伞形花丛,花序梗不等长,上具叶状苞片3~4枚;小穗长圆形,长约1厘米,颖长椭圆形,稍膜质,先端尖,芒状;雄蕊3,药线形或长圆形;雌蕊花柱长,柱头2裂。瘦果三角倒卵形,褐色。生于沼泽地水中。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江苏、江西、浙江、台湾、广东、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4.5~9g。

备注(1)一般认为质量较黑三棱稍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荆三棱

药材名称荆三棱

拼音Jīnɡ Sān Lénɡ

别名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性味(根)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荆三棱能破气散结,和莪茂一样,是治气胀、破积气、治症瘕(积聚结块)的名药。

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小儿气癖。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 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6、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老虎耳

    药材名称老虎耳拼音Láo Hǔ ěr别名山继谷、棒丝花、棒红花、白腊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中华锥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7

  • 珠子参

    《中国药典》:珠子参药材名称珠子参拼音Zhū Zi Shēn英文名RHIZOMA PANACIS MAJORIS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 var.

  • 水竹叶

    《中药大辞典》:水竹叶药材名称水竹叶拼音Shuǐ Zhú Yè别名鸡舌草、鸡舌癀(《泉州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

  • 红天葵

    《中药大辞典》:红天葵药材名称红天葵拼音Hónɡ 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红叶、散血子、龙虎叶(《广西药植名录》),夜渡红、红水葵(《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西药植名

  • 鲛鲨白

    《中药大辞典》:鲛鲨白药材名称鲛鲨白拼音Jiāo Shā Bái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及其他鲨鱼的鳔。性味甘咸,滑。功能主治益肺,补心,消痰,逐水下行,养精固气,澄清肾水

  • 鹿葱

    药材名称鹿葱拼音Lù Cōnɡ出处《群芳谱》载有鹿葱,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认为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叶与花茎亦不同。其叶圆而翠绿,叶枯死而后花;一茎虚心,有花五六朵并于顶,花七八瓣。古代文献有关鹿葱

  • 大半边旗

    药材名称大半边旗拼音Dà Bàn Biān Qí别名岩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疏羽半边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dissitifolia Bak.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皂角刺

    《中国药典》:皂角刺药材名称皂角刺拼音Zào Jiǎo Cì英文名SPINA GLEDITSIAE别名天丁、皂丁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 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蝉花药材名称蝉花拼音Chán Huā别名蝉蛹草、蛹茸、蝉茸菌、虫花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蝉花Cordyceps sobolifera (Hill) Berk. e

  • 岩泽兰

    药材名称岩泽兰拼音Yán Zé Lán别名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岩泽兰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亚灌木。茎匍匐,红褐色,节处生根,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