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荃皮

荃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荃皮

药材名称荃皮

拼音Quán Pí

别名小柳拐、山救驾、毛叶探春

来源木犀科黄素馨Jasminum giraldii Diels,以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四川、湖北。

性味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生肌,收敛。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内滞,骨折,刀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与鲜生姜捣成泥状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荃皮

药材名称荃皮

拼音Quán Pí

别名全皮、前皮(《中药志》),小柳拐、山救驾(《陕西中草药》)。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黄素馨。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细长,幼时绿色,被短柔毛。叶互生,3出复叶,稀5出;小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4厘米,上面疏生柔毛,下面灰白色,脉上有柔毛。聚伞花序顶生;花萼钟形,有5齿;花冠黄色,喇叭形,花管细,先端开展,5裂。浆果椭圆形,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河南、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苦涩,温。"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活血祛瘀,生肌,收敛。治跌打损伤,瘀血内滞,骨折,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荃皮

药材名称荃皮

拼音Quán Pí

别名全皮、前皮、小柳拐、山救驾、黑牛眼

出处出自《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黄素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s floridum Bunge subsp.gi-raldii(Diels) Miao[J.Giraldii Diels]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除净泥土,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或攀援灌木,高0.3-3m。小枝通常被短柔毛,当年生枝草绿色,扭曲,具四棱。叶互生,复叶,小叶3或5枚,稀7枚小枝基部常有单叶;叶柄长2-10mm;叶片纸质至薄革质;小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长1-4cm,稀可达5cm,宽0.5-1.8cm,上面光滑或疏被短柔毛,下面灰白色,疏被至密被白色长柔毛;顶生小叶片常稍大,具小叶柄,侧生小叶片近无柄;单叶通常为宽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聚伞花序或伞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锥形,长3-7mm;花梗缺或长达2cm;花萼具5条突起的肋,疏被短柔毛,萼管长1-Zmm,裂片锥状线形,长1-3mm;花冠黄色,近漏斗状,花冠管长0.9-1.5cm,裂片卵形或长圆形,长4-8mm,宽3-5mm,先端锐尖,稀圆钝,边缘具纤毛。果长圆形或球形,长5-10mm,径5-10mm,成熟时呈黑色。花期5-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或不规则的段、块,大小不等。外表面黄色或棕黄色,有细纵纹,裂纹处有黄色粉状物。栓皮较实,无鳞状剥落。体较重.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外层黄色,中层棕色,内层褐色,木部黄棕色。气浓,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棕色。①石细胞甚多,3-5成群,类长方形、类椭圆形,黄色,长径75-330μm,短径37-70μm,孔沟明显,胞腔小。②纤维多成束,直径约75μm。③薄壁细胞类圆形、卵圆形,黄色,直径30-40μm。④木栓细胞表面现类圆形,长径105-180μm,短径约85μm。

性味苦;涩;性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主跌打瘀痛;骨折;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活血祛瘀,生肌,收敛。治跌打损伤,瘀血内滞,骨折,刀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鱼鳖金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鱼鳖金星药材名称鱼鳖金星拼音Yú Biē Jīn Xīnɡ别名抱石莲、鱼鳖草、金丝鱼鳖草、山豆丬草、石瓜子、金龟藤、螺厣草来源水龙骨科骨牌蕨属植物抱石莲Lepidogra

  • 地丁

    药材名称地丁拼音Dì Dīnɡ别名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

  • 麻油

    《中国药典》:麻油药材名称麻油拼音Má Yóu英文名OLEUM SESAMI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淡

  • 朱砂藤

    药材名称朱砂藤拼音Zhū Shā Ténɡ别名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来源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Hemsl.)Tsiang et Zhang [Pentat

  • 胭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胭木药材名称胭木来源夹竹桃科胭木Wrightia tomentosa (Roxb.) Roem. et Schult.,以茎、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

  • 分枝火绒草

    药材名称分枝火绒草拼音Fēn Zhī Huǒ Rónɡ Cǎo别名火艾、火草、白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dedekensii (Bur

  • 油鸭

    药材名称油鸭拼音Yóu Yā别名小鸊鷉、王八鸭子、水葫芦、刁鸭来源鸊鷉(Bì Tī)目鸊鷉科小鸊鷉Colymbus ruficollis Pallas,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大部分

  • 冷水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丹药材名称冷水丹拼音Lénɡ Shuǐ Dān别名高足细辛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或

  • 甜石榴

    《中药大辞典》:甜石榴药材名称甜石榴拼音Tián Shí Liu别名天浆(《酉阳杂俎》),甘石榴(《纲目》)。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一种味甜的果实。药理作用参见&qu

  • 补骨脂

    《中国药典》:补骨脂药材名称补骨脂拼音Bǔ Gǔ Zhī英文名FRUCTUS PSORALEAE别名破故纸、和兰苋、胡韭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