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苦苣

苦苣

《中药大辞典》:苦苣

药材名称苦苣

拼音Kǔ Jù

别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佑本草》),兔仔菜(《广州植物志》)。

出处《嘉佑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全草。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秃净草本,高15~30厘米,具一柔弱、平生的根茎,叶大部根生,具柄;线形或线状矩圆形,长7~10厘米,全缘或间有疏离的锯齿;茎叶少,无柄,有时略抱茎。头状花序小,组成为一疏松、柔弱、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花舌状,黄色;总苞长约6毫米,约有等长的苞片8枚,最外的数枚极小;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略扁平,有棱起的脉,稍有极小的突点,喙约与果身等长,冠毛白色。花期春末至秋初。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上。分布我国南部及东北各地。

性味①《千金·食治》:"味苦,平,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苦,平,一云寒。"

功能主治治黄疸,疔疮,痈肿。

①《千金·食治》:"久服少睡。"

②《嘉祐本草》:"除面目及舌下黄,强力不睡;折取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又取汁滴痈上立溃;碎茎叶敷蛇咬。生食之,调十二经脉,利五藏,霍乱后胃气逆烦,生捣汁饮之,虽冷,甚益人。"

用法用量内服:煮热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苣

药材名称苦苣

拼音Kǔ Jù

英文名all-grass of Versicolour Lettuce

别名野苣、褊苣、东北苦菜、兔仔菜

出处出自《嘉佑本草》。

《嘉佑本草》: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又名褊苣。今人家常食为白苣,江外、岭南、吴人无白苣,尝植野苣以供厨馔。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苦苣的全划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subsp. Uersicolor [Fisch. Ex Link] Kitam. [Lactrca uersicolor (Fisch.) Sch.-Bip.]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苣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全株无毛。根茎柔弱,平生。叶大部分基生,具柄;叶片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7-10cm,全缘或间有疏离的锯齿;茎叶少,无柄,有时略抱茎。头状花序小,组成一疏松、柔弱、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总苞长约6mm,约有等长的苞片8枚,最外的数枚极小;花舌状,黄色;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加重扁平,有棱起的脉,稍有极小的突点,喙约与果射等长,冠毛白色。花期春末至秋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南部各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黄疸;胃炎;痢疾;肺热咳嗽;肠产肿;睾丸炎;亲疮;痈肿;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1.《千金°食治》:“不可共同密食之。”2.《嘉祜本草》:”不可同血食(一本作密),食作痔疾。“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久服少睡。

2.《嘉佑本草》:除面目及舌下黄,强力不睡;折取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又取汁滴痈上立溃;碎茎叶敷蛇咬。生食之,调十二经脉,利五藏,霍乱后胃气逆烦,生捣汁饮之,虽冷,甚益人。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埃蕾

    《中药大辞典》:埃蕾药材名称埃蕾拼音āi Lěi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百金花的带花全草。开花时采集,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四棱形,有分枝。叶对生,无柄,披针

  • 小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小过江龙药材名称小过江龙拼音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小过山龙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

  • 披叶苔

    药材名称披叶苔拼音Pī Yè Tái别名羊胡髭草、披针苔草、大披针苔来源莎草科披叶苔Carex lanceolata Boot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至西南。

  • 雄黄兰

    药材名称雄黄兰拼音Xiónɡ Huánɡ Lán英文名Common Crocosmia别名搜山虎、扭子药、山慈姑、搜山黄、黄大蒜、土三七出处始载于《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

  • 小獐毛

    药材名称小獐毛拼音Xiǎo Zhānɡ Máo别名马胖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luropus pungens(M.Bieb.)C.Koch[Poa punge

  • 土荆皮

    《中国药典》:土荆皮药材名称土荆皮拼音Tǔ Jīnɡ Pí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 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夏季剥取,晒干。性状本品根皮呈

  • 黑阳参

    《中药大辞典》:黑阳参药材名称黑阳参拼音Hēi Yánɡ Shēn别名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土玄参(《云南经济植物》)。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

  • 水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柏枝药材名称水柏枝拼音Shuǐ Bǎi Zhī别名砂柳、臭红柳来源为怪柳科水柏枝属植物水柏枝Myricaria germanica (L.)Desv.,以幼枝入药。夏、秋采收,剪

  • 旱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冬瓜药材名称旱冬瓜拼音Hàn Dōnɡ Guā别名冬瓜树、蒙自桤木、水冬瓜来源桦木科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 Don,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

  • 虎尾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尾兰药材名称虎尾兰拼音Hǔ Wěi Lán别名老虎尾、弓弦麻来源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以叶入药。全年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