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苏铁蕨

苏铁蕨

药材名称苏铁蕨

拼音Sū Tiě Jué

别名贯众

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苏铁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inea insignis(Hook.)J.Smith[Boweringia insignis Hoo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约1.2m。根茎木质,粗短,直立;有圆柱状主轴;密被红棕色、长钻形鳞片。叶簇生于主轴顶端;叶柄长6-20cm,棕禾秆色,基部密被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0-100cm,宽10-30cm,先端短渐尖,基部略缩狭,两面光滑,一回羽状;羽片多数,线状披针形,互生或近对生,平展,中部的较长,长10-15cm,宽10-13mm,顶端长渐尖,基部为不对称的心形,下侧耳片较大,边缘有细密锯齿,常向下反卷,下部羽片逐渐缩短或略缩短,有时浅裂或呈波状;叶脉羽状,上面稍下凹,下面隆起,中脉两侧各有一行斜上的三角形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幼时沿网脉生长,以后向外满布叶脉;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于海拔200-1800m的较干旱的荒坡或路边。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形,有时稍弯曲,多纵切成两半或横切、斜切成厚片。根茎粗壮,直径3-5cm,密被极短的叶柄残基及须根和少量褐色鳞片,或叶柄残基全被削除;质坚硬。横切面圆形,灰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黑色小点;边缘呈不规则圆齿形,外皮黑褐色;皮内散布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中柱维管束10余个,多呈“U”、“V”字形或短线形,排成一圆圈,形成花纹。叶柄基部横切面近圆形,直径5-8mm,密布小黑点,维管束6-10个,环列。气微弱,味涩。

2.显微鉴别 叶柄基部横切面: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棕色,类圆形或纵向延长。基本组织散在众多红棕色石细胞群,分体中柱6-10个排列成环,周韧型维管束。

根茎横切面:构造与叶柄相似,分体中柱约12个,呈肾形、长圆形或“U”形,环状排列,周韧型维管束。

理化鉴别:参见“贯众”条。

化学成分含东北贯众素(dryocrassin)。

药理作用体外试验:苏铁蕨有较强抗腺病毒(Ad3)活性。对猪蛔虫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苏铁蕨3.54g/kg灌胃稍可缩短家兔凝血酶原时间。

鉴别(1)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3g,加水30ml,加热提取30min,滤过,滤液加盐酸酸化,用乙醚提取3次,合并滤液,浓缩至干,加氯仿2ml溶解,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冰醋酸(80:20:2.5)展开,先喷以新配的0.5%牢固蓝B盐(fast blue B salt)溶液,再喷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绵马酸类显橙红色斑点。

(2)取本品横切面片,滴加1%香草醛乙醇溶液及浓盐酸,镜检,可见细胞间隙的内生腺毛显红色。

性味微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驱虫。主感冒;烧伤;外伤出血;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鼻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血草药材名称鼻血草拼音Bí Xiě Cǎo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 广布柳叶菜

    药材名称广布柳叶菜拼音Guǎnɡ Bù Liǔ Yè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广布柳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breuifolium D.Don subsp.tri

  • 鳍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鳍蓟药材名称鳍蓟别名山白蓟、白山蓟、白背火秆、火草疙瘩来源菊科鳍蓟Olgaea leucophylla Iljin,以地上部分及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

  • 醍醐

    《中药大辞典》:醍醐药材名称醍醐拼音Tí Hú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化学成分牛乳制成的醍醐,其一般组成(每100克)为:水分73克,蛋白质2.9克,脂肪20克

  • 排草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排草香药材名称排草香拼音Pái Cǎo Xiānɡ别名排草、香排草、细梗香草、合血香、满山香[江西德兴]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细梗排草Lysimachia capilli

  • 蛇不见

    药材名称蛇不见拼音Shé Bú J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单苞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anguifuga Y.T.Zhaoex X. L. Xu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

  • 土大香

    药材名称土大香拼音Tǔ Dà Xiānɡ别名云南茴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云南八角的成熟果实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simonsii Maxim.[I.yunna-nense(

  • 毒芹

    药材名称毒芹拼音Dú Qín别名走马芹、野芹菜花来源伞形科毒芹属植物毒芹Cicuta virosa L.,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鲜用。性味辛、微甘,温。有大毒。功能主治外用拔毒,

  • 气桐子

    《中药大辞典》:气桐子药材名称气桐子拼音Qì Tónɡ Zǐ别名气死桐子(《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未成熟而早落的果实。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qu

  • 奴柘刺

    《中药大辞典》:奴柘刺药材名称奴柘刺拼音Nú Zhè Cì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种植物小柘树的棘刺。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小温,无毒。"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