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花叶竹芋

花叶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竹芋

药材名称花叶竹芋

来源竹芋花叶竹芋Maranta bicolor Ker,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

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花叶竹芋

药材名称花叶竹芋

拼音Huā Yè Zhú Yù

英文名Twocolor Arrowroot, rhizome of Twocolor Arrowroot

出处始载于《广州常见经济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竹芋科植物花叶竹芋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ranta bicolor Ke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花叶竹芋,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高25-40cm。基部有块茎。叶互生;叶柄长约2.5cm,叶枕长约5mm;叶片小圆形、椭圆形至卵形,长7-12cm,宽5-7cm,先端圆而具小尖头,基部圆或心形,边缘多少波浪形,叶面偻绿,中脉两侧有暗褐色的斑块,背面粉绿敬淡紫以。总状花序单生,总花梗长6-10cm;苞片2-4,披针形,长2.5-3cm;每一苞片内有3对花,花梗约与苞片等长;萼片长约5mm;花冠白色,管长4mm,裂片披针形,第约8mm;外轮的2枚退化雄蕊较大,花瓣状,倒卵形,先端微凹,白色而有青紫色的斑点和线条;内轮的退化雄蕊很小。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原产巴西。

性味味苦;辛;性寒;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痈疽;疮疡;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辛、性寒,有小毒。有清热消肿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马骔

    药材名称土马骔拼音Tǔ Mǎ Zōnɡ别名千年枞、矮松树、小松柏、太阳针来源苔藓类金发藓科金发藓属植物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 Hedw.,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胡子七

    药材名称胡子七拼音Hú Zǐ Qī别名黑毛七、小山桃儿七、九百棒、九龙丹、鸳鸯七、猪毛七、红毛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铁筷子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leborus Thibetanu

  • 狗尾巴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尾巴参药材名称狗尾巴参拼音Gǒu Wěi Bɑ Shēn别名距花万寿竹、倒竹散来源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距花万寿竹Disporum calcaratum D. Don,以根状茎入药。

  • 西桦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桦药材名称西桦别名西南桦木、蒙自桦木来源桦木科西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 ex D. Don,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西、云南。功能主治解毒,敛口

  • 刺葡萄

    药材名称刺葡萄拼音Cì Pú Tɑo别名山葡萄来源葡萄科刺葡萄Vitis davidii (Roman.)Foex,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中南和西南地区。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小便。主治慢

  • 白绒草

    药材名称白绒草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 mollisima Wall.,以全草入药。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

  • 柠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柠条药材名称柠条拼音Nínɡ Tiáo别名马集柴、老虎刺来源豆科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 Fu et Keng,以根、花、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

  • 白仙茅

    药材名称白仙茅拼音Bái Xiān Máo别名细叶刺参、刺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川续科植物大花刺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a nepalensis D.Don var.delavayi(Fra

  • 苦楝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楝皮药材名称苦楝皮拼音Kǔ Liàn Pí英文名CORTEX MELIAE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

  • 野茄树

    药材名称野茄树别名土烟叶、假烟叶、山烟草、臭烟、臭鹏木、洗碗叶、茄树来源茄科茄属植物野茄树Solanum verbascifolium L.,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微温。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