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臭菘

臭菘

药材名称臭菘

拼音Chòu Sōnɡ

别名黑瞎子白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arpus foetidus(L.)Salisb.[Dracontiumf oetid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臭菘,宿根草本。根茎粗壮,直径达7cm。叶基生;叶柄长10-20cm;叶片长20-40cm,宽15-35cm,先端渐狭或钝圆。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40cm,花序柄长3-20cm,粗l-1.2cm;佛焰苞基部席卷,中部肿胀,半扩张成卵状球形,先端渐尖,下弯成喙状暗青紫色,外面饰以青紫色线纹,长10-16cm,直径4-5.5cm;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青紫色,直径2.5-3cm,有长0.5-1cm的梗;花有臭味,两性;花被片4,向上渐扩大,拱状;雄蕊4;子房沉陷于花序轴上,1室,胚珠几从室顶下垂。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化学成分全草含没食子酸丁酯(butyl ga11ate),草酸钙(Calcium oxalate)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维生素(vitamin)A,β-谷甾醇(β-sitosterol),α-香树脂醇(α-amyrin)和β-香树脂醇(β-amyrin)。

药理作用根煎剂具有镇静、解痉和祛痰作用。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表止咳;化痰平喘。主发热头痛;气管炎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美洲凌霄

    药材名称美洲凌霄拼音Měi Zhōu Línɡ Xiāo英文名Common Trumpetcreeper Flower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美凌霄Campsis radicans (L.)Seem

  • 鸦跖花

    药材名称鸦跖花拼音Yā Zhí Huā英文名Oxygraphis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鸦跖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graphis glacialis(F

  • 虾蟆皮

    《中药大辞典》:虾蟆皮药材名称虾蟆皮拼音Há Má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疖肿,瘰疬。复方

  • 斑叶堇菜

    药材名称斑叶堇菜拼音Bān Yè Jǐn Cài别名天蹄。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斑叶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uariegataisch. Exc Lin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鸡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矢藤药材名称鸡矢藤拼音Jī Shǐ Ténɡ别名鸡屎藤、牛皮冻、解暑藤、狗屁藤、臭藤、皆治藤、清风藤[福建]来源为茜草科鸡矢藤属植物鸡矢藤Paederia scande

  • 鱼腥草

    《中国药典》:鱼腥草药材名称鱼腥草拼音Yú Xīnɡ Cǎo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来源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

  • 鸭嘴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嘴癀药材名称鸭嘴癀拼音Yā Zuǐ Huánɡ别名小接骨、双须蜈蚣、四方草[厦门]、鸡舌癀、定经草、田边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

  • 黄瓦韦

    药材名称黄瓦韦拼音Huánɡ Wǎ Wéi别名金鸡尾、大石韦、七星剑(《贵州民间药物》),瓦韦,石茶(《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黄瓦韦的根及全草。

  • 南天竹梗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梗药材名称南天竹梗拼音Nán Tiān Zhú Gě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茎枝。化学成分茎含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蝙蝠葛碱、南天竹碱

  • 葛藟叶

    药材名称葛藟叶拼音Gě Lě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flexuos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