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肉根还阳参

肉根还阳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根还阳参

药材名称肉根还阳参

别名一支箭万丈深、芫菁还阳参、抽葶还阳参

来源菊科还阳参属植物肉根还阳参Crepis napifera (Franch.) Babc.,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消炎生肌。用于夜盲,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全草外用治刀枪伤,疮伤,开放性骨折。

用法用量根3钱。全草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肉根还阳参

药材名称肉根还阳参

拼音Ròu Gēn Hái Yánɡ Shēn

别名一支箭一支箭、铺地风、万丈深、抽葶还阳参、大地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芫菁还阳参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pis napifera (Franch.) Bab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芫菁还阳参多年生草本,高40-150cm。根肉质,粗壮,圆柱形,具须根,富含白色乳澎。茎直立,木质,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叶柄长短不一;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7-26cm,宽2.5-6cm,边缘有细齿,浅波状至粗倒齿或浅裂,裂片宽三角形或圆形,两面有短毛。头状花序细小,有5-10朵小花,排成密集圆锥状,梗长2-5mm,有小苞叶;总苞圆柱形,长7-9mm;外层总苞片6-8,长为内层的1/3-1/2,内层总苞片5-6,条状披针形;舌状花黄色,长约11mm,先端5齿裂。瘦果近圆柱形,暗褐色,长3.5-4.5mm,先端5齿裂。瘦果近圆柱形,暗褐色,长3.5-4.5mm,有不明显的10条肋;冠毛黄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酯( taraxasterol ace-tate)。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养肝明目。主肺热咳嗽;百日咳;夜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0g;或开水泡;或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胡麻花

    药材名称胡麻花拼音Hú Má Huā别名乌麻花(《千金方》)。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花。功能主治治秃发,冻疮。①《千金·食治》:"生

  • 黍茎

    《中药大辞典》:黍茎药材名称黍茎拼音Shǔ Jīnɡ别名黍穰(《补缺肘后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

  • 炉甘石

    《中国药典》:炉甘石药材名称炉甘石拼音Lú Gān Shí英文名GALAMINA别名甘石、浮水甘石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主含碳酸锌(ZnCO3)。采挖后,洗净,晒干

  • 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婆婆纳药材名称婆婆纳拼音Pó Pó Nà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

  • 双肾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肾参药材名称双肾参拼音Shuānɡ Shèn Shēn别名对肾参、双肾子、双环参、羊肾参、对对参、天鹅抱蛋、玉凤花、齿片玉凤花、白花草、老母鸡抱蛋、金鹅抱蛋、仙鹅抱蛋、

  • 鰕虎鱼

    《中药大辞典》:鰕虎鱼药材名称鰕虎鱼拼音Xiā Hǔ Yú别名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鳁、叼浪鱼(《纲目》),沙竹(《医林纂要》),光鱼、油光鱼(《黄渤海鱼类调

  • 蕤仁

    《中国药典》:蕤仁药材名称蕤仁拼音Ruí Rén英文名NUX PRINSEPI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 或齿叶扁核木Prin

  • 灯心草

    《中国药典》:灯心草药材名称灯心草拼音Dēnɡ Xīn Cǎo英文名MEDULLA JUNCI别名秧草、水灯心、野席草、龙须草、灯草、水葱来源本品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

  • 藤本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本夜关门药材名称藤本夜关门来源旋花科藤本夜关门Argyreia osyrensis (Roth) Choisy var. cinerea Hand.-Mazz.,以叶、根入药。生

  • 榧子

    《中国药典》:榧子药材名称榧子拼音Fěi Zǐ英文名SEMEN TORREYAE别名香榧、榧树、玉榧、野杉、柀子来源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