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美汉草

美汉草

药材名称美汉草

拼音Měi Hàn Cǎo

英文名Root of Farges Meehania

别名升麻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华西龙头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 (Levl) C. Y. Wu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原形态华西龙头草,多年生草本,高10-20cm,罕达40cm。具铺匐茎;茎细弱,嫩枝常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25mm,幼时被柔毛;叶片卵状,长2.8-6.5cm,宽2-4.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微心形,边缘具锯齿,上面被疏糙伏毛,下面 被疏柔毛。轮伞花序少花,着生茎项部叶腋;小苞片钻形,长经1mm;花萼筒状,长15-18mm,外面密被微柔毛,上唇较长,具3齿,下唇2齿,齿均三角形,具缘毛;花冠淡红或紫红色,长2.8-4.5cm,外面被疏短柔毛,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波状;雄蕊4,不伸出花冠,花药2室,被微柔毛;子房4裂,被微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2裂;花盘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500m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下荫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东部及西部,贵州及云南西北部。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利湿解毒。主感冒发热;泻痢腹痛;肝炎;胆囊炎;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叶主治牙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四棱通

    药材名称四棱通别名钩藤、双钩藤、大通气、倒挂金钩、越南钩藤来源茜草科四棱通Uncaria tonkinensis Havi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镇痉,活

  • 刺玫花

    《中药大辞典》:刺玫花药材名称刺玫花拼音Cì Méi Huā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功能主治治月经过多。用法用量刺玫花3~6朵,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

  • 野木耳菜

    药材名称野木耳菜拼音Yě Mù ěr Cài别名假茼蒿、冬风菜、飞机菜、满天飞、安南草、金黄花草、皇爷膏、假苦荠、观皮芥、解放草、飞花菜、土三七出处野木耳菜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蔬菜类,谓:"野木耳

  • 茜草茎

    药材名称茜草茎拼音Qiàn Cǎo Jīnɡ别名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茎叶。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产四川、江苏、上海郊区及浙江等地。性状干

  • 木兰皮

    药材名称木兰皮拼音Mù Lán Pí别名姜朴(《中药志》)出处《别录》·《本经》原作木兰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性味①《本经》:"味苦,寒。&qu

  • 榔榆茎叶

    药材名称榔榆茎叶拼音Lánɡ Yú Jīnɡ Yè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榆种植物梅榆的茎叶,夏、秋季采。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苦,滑,平。"②

  • 紫金皮

    药材名称紫金皮拼音Zǐ Jīn Pí别名火把草、胖关藤、掉毛草(《云南中草药》),紫金藤(《云南中草药选》),黄藤根(《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全株

  • 白芥子

    《中药大辞典》:白芥子药材名称白芥子拼音Bái Jiè Zǐ别名辣菜子(《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

  • 回回蒜果

    药材名称回回蒜果拼音Huí Huí Suàn Guǒ别名水杨梅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回回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

  • 秤砣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砣梨药材名称秤砣梨拼音Chènɡ Tuó Lí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革叶猕猴桃Actinidia coriacea (Finet et Gag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