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花小独蒜

红花小独蒜

药材名称红花小独蒜

拼音Hónɡ Huā Xiǎo Dú Suàn

英文名tuber of Yunnan Bletilla

别名白及

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红花小独蒜的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hognoium gracile Wall.exd Lindl.[A.corydaloides Schltr.]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红花小独蒜,陆生植物。假茎(花葶)纤细,圆柱形,高3-22cm。假鳞茎近球形。叶2-5枚,叶片狭椭圆形,长7-37cm,宽达3.5cm,先端渐尖,基部收窄为短柄。花葶侧生于假鳞茎上,通常不分枝;总状花序具多数花;花下倾,玫瑰色带紫色斑点;花被片长1.6cm;萼片下部合生成筒状,中萼片长圆形,侧萼片镰刀状;花瓣匙形,藏于萼筒内,先端钝;唇瓣3裂,侧裂片与中裂片近等长,先端钝;合蕊柱细长;花粉块4;子房垂直于萼囊。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坡地、山坡路旁或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主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9-15g。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红花小独蒜,根如小蒜、尤如指;叶如初生 柔草,高五六寸,傍发紫箭,开小紫红花,五瓣微尖,亦似兰花而极小,尤娇艳。

2.《新华本草纲要》:假鳞茎:有活血调经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芙蓉叶

    药材名称木芙蓉叶拼音Mù Fú Rónɡ Yè别名拒霜叶(《世医得效方》),芙蓉花叶(《普济方》),铁箍散(《湖南药物志》)。出处《纲目》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

  • 猪髓

    《中药大辞典》:猪髓药材名称猪髓拼音Zhū Suǐ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脊髓或骨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寒。①《本草图经》:严寒。"②《纲目》:&

  • 水翁皮

    《中药大辞典》:水翁皮药材名称水翁皮拼音Shuǐ Wēnɡ Pí别名水翁树皮(《本草求原》)。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树皮。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翁花

  • 七叶一把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一把伞药材名称七叶一把伞拼音Qí Yè Yì Bǎ Sǎn别名倒卵叶六驳来源樟科黄肉楠属植物倒卵叶黄肉楠Actinodaphne obovata

  • 水杨根

    《中药大辞典》:水杨根药材名称水杨根拼音Shuǐ Yánɡ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根。原形态红皮柳,又名:蒲柳(《尔雅》),蒲杨(崔豹《古今注》),水杨(《水经注》),青

  • 黑大艽

    药材名称黑大艽拼音Hēi Dà Jiāo英文名siberia Monkshood别名大艽、黑秦艽、马尾大艽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草地乌头或西伯利亚乌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

  • 戎盐

    药材名称戎盐拼音Rónɡ Yán别名胡盐(《别录》),秃登盐、阴土盐(《唐本草》),石盐、寒盐、冰石(《石药尔雅》),羌盐(《日华子本草》),青盐(《本草图经》),岩盐(《地质矿物

  • 一枝香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药材名称一枝香拼音Yì Zhī Xiānɡ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出处江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

  • 黄山鳞毛蕨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hwangshanensis

  • 旋覆花根

    药材名称旋覆花根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Inula, root of Linearleaf Inula, root of British Inula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