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枫荷

红枫荷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枫荷

药材名称红枫荷

别名红山梅、半枫荷、红半枫荷、脱皮半枫荷、白乳半枫荷红根木、胭脂木

来源桑科红枫荷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枫荷

药材名称红枫荷

拼音Hónɡ Fēnɡ Hé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二色波罗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A.bicolor Merr.et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单叶,革质,2列互生;叶柄长3-14mm;托叶小;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5-12.5cm,宽1.5-3.5cm,先端渐尖,长达2cm,基部楔形略下延,全缘,嫩叶边缘常为羽状浅裂,背面有苍白色粉末状的毛,干时腹面浅灰绿色,背面浅灰白色,叶背主脉初时有紧贴的微柔毛;侧脉3-8对,斜上升,在叶背明显。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形、倒卵形或圆柱形,长4-20mm,宽4-7mm,单生于叶腋。雄花序球形,单生于叶腋。聚合果球形,直径约4cm,黄色,干时红褐色,有柔毛,表面有很多弯曲、圆柱形的突出体;萼片结果时6片;瘦果球形,直径约1m,果序柄长达2.5cm,被绒毛。花期6-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山谷及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8-3cm。表面灰棕色至黄棕色,栓皮易成层剥落,剥落处显暗红色,有细密纵皱纹。质硬,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灰棕色。气微,味淡。

性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化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痛;半身不遂;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筋刺寄生

    药材名称牛筋刺寄生拼音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别名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

  • 野菱

    药材名称野菱拼音Yě Línɡ别名刺菱、菱角出处1.《纲目》云:“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2.《纲目拾遗》记载:“刺菱乃小菱也,生杭州西湖里,六桥一带多有之,以其四角尖

  • 石蜐

    《中药大辞典》:石蜐药材名称石蜐拼音Shí Jié别名紫蜐(《苟子》),龟脚(《纲目》),龟脚蛏(《纲目拾遗》),观音掌(《药材资料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铠茗荷儿科动物石蜐的

  • 关木通

    《中国药典》:关木通药材名称关木通拼音G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别名木通马兜铃、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来源本品为马兜

  • 葛叶

    《中药大辞典》:葛叶药材名称葛叶拼音Gě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叶片。原形态形态详"葛根"条。化学成分叶含洋槐甙0.17~0.35%。功能主治①《别录》:&q

  • 紫鸭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鸭跖草药材名称紫鸭跖草拼音Zǐ Yā Zhí Cǎo别名血见愁、紫露草来源鸭跖草科紫鸭跖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

  • 甘菊

    药材名称甘菊拼音Gān J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甘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Pyrethrum discoideum

  • 甜瓜根

    《中药大辞典》:甜瓜根药材名称甜瓜根拼音Tián Guā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泥土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功能主治《滇

  • 华金腰子

    《中药大辞典》:华金腰子药材名称华金腰子拼音Huá Jīn Yāo Zi别名牙鸣马(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中华金腰的全草。8~9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化香树叶

    《中药大辞典》:化香树叶药材名称化香树叶拼音Huà Xiānɡ Shù Yè别名山柳叶(《湖南药物志》)。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及圆果化香树的叶。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