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杉皮

红杉皮

《中药大辞典》:红杉皮

药材名称红杉皮

拼音Hónɡ Shān Pí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杉树干内皮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直径达1.3米。树皮灰色至灰褐色,枝开张;小枝下垂,橙褐色至紫褐色,无毛。叶密集,簇生于短枝上;线形,扁平,长1.5~3厘米,先端尖,灰绿色,两面有脊,脊侧有1~2条气孔带。花雌雄同株,花序生于小枝顶端;雄花序矩圆形,无梗,黄色,有多数具短柄的呈螺旋状排列的花药;雌花序近球形,有少数至多数具2胚珠的鳞片,生于较大的苞上。球果卵矩圆形,长3~4.5厘米,青紫色至灰褐色,鳞片近圆形,微向内弯,全缘,苞片伸长,先端长渐尖,直立,紫色。种子长3毫米,有长翅,阔6毫米。花期5月。

生境分部分布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微辛,无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治痢疾,脱肛,气滞腹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杉皮

药材名称红杉皮

拼音Hónɡ Shān Pí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裸子类植物药松科植物红杉的树干内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rix potaninii Batalin.[L.thibetic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剥取,刮去外皮,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50m,胸围达1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而粗糙。小枝下垂,幼时有毛,一年生枝红褐色或淡紫褐色,有光泽。冬芽卵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有光泽,外层芽鳞先端尖,边级有睫毛。叶倒披针状窄条形,长1.2-3.5cm,宽1-1.5mm,先端渐尖,上面中脉隆起,每边有1-3条气孔线,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3-5条气孔线。表皮有乳头状突起。花单性,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顶端。球果直立,圆柱形,长3.5-5cm,径1.5-2cm,熟时紫褐色或灰褐色;种鳞近方形或方圆形,先端平截或微圆 ,边缘稍内曲,背面疏生短毛和小瘤状突起;苞鳞长圆状披针形,紫褐色,比种鳞长,通常直伸,露出部分长达5mm以上。种子斜倒卵圆形,淡褐色,有不规则的紫色斑纹,种翅倒卵形,宽约4mm。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4000m的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止痢;行气。主痢疾;脱肛;气滞腹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四川中药志》:治痢疾,脱肛,气滞腹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鲜皮

    《中国药典》:白鲜皮药材名称白鲜皮拼音Bái Xiān Pí英文名CORTEX DICTAMNI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

  • 网脉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网脉旋蒴苣苔别名石面枇杷、山枇杷、大还魂、吊气还魂来源苦苣苔科网脉旋蒴苣苔Boea dictyoneura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广西、广东。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

  • 香石藤果

    《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果药材名称香石藤果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鸡子壳

    《中药大辞典》:鸡子壳药材名称鸡子壳拼音Jī Zǐ Ké别名鸡卵壳(《医学入门》),混沌池、凤凰蜕(《纲目》),混沌皮(《医林纂要》),鸡子蜕(《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

  • 紫油木叶

    《中药大辞典》:紫油木叶药材名称紫油木叶拼音Zǐ Yóu Mù Yè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嫩叶尖。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清香木,又名:梅江

  • 血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血经草药材名称血经草别名狼尾巴草、狼尾花、红丝麻、青桩莲、鹭鸶连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狼尾珍珠菜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的全草,其根状茎亦单独入药。

  • 月桂叶

    药材名称月桂叶拼音Yuè Gu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urus nobilis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9-12m,树皮黑褐色。

  • 西藏土连翘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土连翘药材名称西藏土连翘拼音Xī Zànɡ Tǔ Lián Qiáo来源金丝桃科西藏土连翘Hypericum bellum L.,以果实入药。生境

  • 王瓜子

    《中药大辞典》:王瓜子药材名称王瓜子拼音Wánɡ Guā Zǐ别名赤雹子(《本草衍义》),马雹儿子(《濒湖集简方》),土瓜仁(《本草汇言》)。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种子。秋季采

  • 姜石

    药材名称姜石拼音Jiānɡ Shí别名沙姜石、礓砾、裂姜石出处1.姜石首载于《新修本草》,列玉石部下品谓:“味咸,寒,无毒……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色白者最良。所在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