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葛

紫葛

药材名称紫葛

拼音Zǐ Gě

别名见肿消、梦中消、见毒消、外红消、山葫芦蔓子、老鸹眼、褶文秧。

出处1.紫葛始载于《新修本草》,谓:“苗似葡萄,根紫色,大者径二三寸,苗长丈许。”2.《蜀本图经》谓:“蔓生,叶似蘡薁,根皮肉俱紫色,所在山谷有之,今出雍州,三月八月采根皮日干。”3.《日华子》曰:“紫葛有两种,此即是藤生者。”4.《本草图经》曰:“紫葛,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山谷,今惟江宁府台州有之,春生冬枯,似葡萄而紫色,长丈许,大者径二三寸,叶似蘡薁,根皮俱紫色,三月八月采根皮日干。”并附图两幅。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异叶蛇葡萄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 shumulifolia Bungevar.heterophylla(Thunb.)K.Koch.[A.heterophylla(Thunb.)Sieb.et Zucc.;A.brevipedunculata(Maxim.)Trautv.var.maximowiczii(Regle)Rehd]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泥土,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异叶蛇葡萄落叶攀援藤本。小枝有微柔毛;卷须与叶对生,顶端分叉。单叶互生;叶柄长2-4cm,有微柔毛;叶片纸质,近圆形,长6.5-14cm,宽5.5-14cm,先端3-5中裂,基部浅心形,上面绿色,有稀疏微柔毛,下面淡绿色,有发亮的疏小柔毛,边缘有锯齿;基出脉3-5条。花两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梗长1-2.5cm;花有长约2mm的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萼盘状,5浅裂,外面被微柔毛;花瓣5,分离而扩展,逐枚脱落;雄蕊5,与花瓣对生;子房与雄蕊等长,被杯状花盘包围,浆果球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野坡地、沟谷灌丛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微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补虚;散瘀通络;解毒。主产后心烦口渴;中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牙痈草

    《中药大辞典》:牙痈草药材名称牙痈草拼音Yá Yōnɡ Cǎo别名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一条龙、母一条根、半边龙。出处福建来源为紫草种植物披针叶琉璃草的全草。5~8月采收,晒干。原形态二

  • 黄唇鱼鳞

    药材名称黄唇鱼鳞拼音Huánɡ Chún Yú Lí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鳞片。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haba flavolabiata采收和储藏:捕后,刮取鳞片,晒干。原形态黄唇鱼

  • 绿花独活

    药材名称绿花独活拼音Lǜ Huā Dú Huó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绿花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uiridiflorum (Turcz.)Kitag.[Gomphopet

  • 野葡萄藤

    药材名称野葡萄藤拼音Yě Pú Tɑo Ténɡ别名大风藤(《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樱桃根药材名称樱桃根拼音Yīnɡ Táo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9~10月采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重庆草药》:&

  • 过山枫

    药材名称过山枫拼音Guò Shān Fēnɡ英文名Aculeate Staff-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过山枫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acu

  • 刺楸

    药材名称刺楸拼音Cì Qiū别名鸟不宿、钉木树、丁桐皮来源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以根、根皮或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

  • 穿心莲

    《中国药典》:穿心莲药材名称穿心莲拼音Chuān Xīn Lián英文名HERBA ANDROGRAPHIS别名榄核莲、一见喜、斩舌剑、苦草、苦胆草、四方草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圆锥须

  • 野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菰药材名称野菰拼音Yě Gū别名烟管头草、僧帽花、蛇箭草、烧不死来源列当科野菰属植物野菰Aeginetia indica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

  • 白木

    《中药大辞典》:白木药材名称白木拼音Bái Mù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