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竹象鼻虫

竹象鼻虫

药材名称竹象鼻虫

拼音Zhú Xiànɡ Bí Chónɡ

英文名Weevil

别名竹象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象虫科动物竹象鼻虫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tra chelus longimanus (Fabr)

采收和储藏:夏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

原形态竹象鼻虫,形体纺锤形,红棕色,有光泽。头、触角及口吻黑色,吻长,方形棍状,末端较大、分成两个叉状叶。虫体的胸部腹面均为黑色,有光泽,前胸钏状,中部报缘有一大块近似长方形的黑斑,两侧后下缘亦各有一大块黑斑。翅短,不盖过腹部末端;鞘翅茎角亦有一大的黑斑;每个鞘翅都有9条纵走平行的凹的纵纹,腹部末端裸露出翅鞘之外。雌虫腹部末端较钝,喙之背面有瘤状颗粒突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竽竹林中。成虫5月底出现,6-8月日子盛,在土室内越冬。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3-5个。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祛风湿,止痹痛的功能。主治风寒腰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华东瓶蕨

    药材名称华东瓶蕨拼音Huá Dōnɡ Pínɡ Jué英文名Oriental Bristle Fern, Oriental Filmy-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华东

  • 蚬肉

    《中药大辞典》:蚬肉药材名称蚬肉拼音Xiǎn Ròu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蚬科动物河蚬等的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蚬壳"条。药理作用日本蚬的提取物如注入犬的门静脉或股静脉后,

  • 葛蕈

    《中药大辞典》:葛蕈药材名称葛蕈拼音Gě Xùn别名葛乳、葛花菜(《纲目》),葛菌、红血莲(《四川中药志》),螺丝起(《湖南药物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蛇菇种植物蛇菇的全草。八月采。原

  • 羊哀

    药材名称羊哀拼音Yánɡ āi别名山羊胃结石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结石入药。生境分部西北、华北、西南。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降胃气,解毒。主治反胃吐食,噎膈噫气

  • 洋芋

    药材名称洋芋拼音Yánɡ Yù别名阳芋、山药蛋(《植物名实图考》),洋番薯(《中国蔬菜栽培学》),土豆(《辞海)1963版),山洋芋(《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茄科

  • 鸭胆子

    药材名称鸭胆子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鸭胆子树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寒。归经入大肠经。功能主治治痢,抗疟。用于久痢、休息痢、疟疾。用法用量去壳取仁(切勿将仁敲破,以胶囊或桂圆肉或馒头皮包果吞服。治痢,每次用

  • 兰竹参

    药材名称兰竹参别名火烧兰、黑搜山虎、鸡嗉子花、小乌纱来源兰科火烧兰属植物大叶火烧兰Epipactis mairei Schltr.,以根状茎和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理

  • 祁连山圆柏

    药材名称祁连山圆柏拼音Qí Lián Shān Yuán Bǎi别名柴达木圆柏来源柏科祁连山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a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贴生石韦

    药材名称贴生石韦拼音Tiē Shēnɡ Shí Wéi别名上树咳、石头蛇、上树龟(《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贴生石韦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

  • 臭油果

    药材名称臭油果拼音Chòu Yóu Guǒ别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thomsonii Alle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