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禾虫

禾虫

《中药大辞典》:禾虫

药材名称禾虫

拼音Hé Chónɡ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全体

原形态体细长稍扁,长40~80毫米,宽约5毫米,全体有60多个体节。前端背面到口腔基部绿褐色,后面稍带红色,背中央浅红色。头略呈六角形,有大眼2对。头部腹面中央有口,有触须4对,触角和触手各2个。吻分前后两部,每部又分3小区,吻无小齿,而有软突起,Ⅰ、Ⅱ区小突起不显,Ⅲ、Ⅳ区有柱状小突起约20个,Ⅴ、Ⅵ区有4个大突起。深绿色,两旁有小突起1~2个,Ⅶ、Ⅷ区前缘有一排大突起。体节两旁均有疣足,第4对起有少数刚毛。体中部的疣足,背须有大基叶,腹须同长,基叶不显,背肢较小,其腹侧有一舌状叶,刚毛多而长,大多成桨状。肛节有小肛须1对。

生境分部栖于沿海、河口或稻田中。分布广东、福建、上海等地。

性味《本草求原》:"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补脾胃,生血,利湿,行小便。"

②《本草求原》:"暖胃,补气,少加醋良。"

注意①《纲目拾遗》:"疮疡勿食,能作脓。"

②《本草求原》:"发疮疥。有湿食之则腹滞痛。喘嗽人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禾虫

药材名称禾虫

拼音Hé Chónɡ

英文名standing grain worm

别名沙虫、沙蚕、海蝗蚓

出处出自《纲目拾遗》: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广志》,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或稻根腐而生虫。大者如箸许,长至丈,节节有口,生青,熟红黄,霜降前禾熟,则虫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断节而出,浮游田上,网取之。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

来源药材基源: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lorrhychus heterochaetus(Quatrefages).

采收和储藏:春季至秋季于沿海河口或稻田中采捕。捕得后置沸水中烫死,捞起晒干,亦可鲜用。

原形态疣吻沙蚕,体细长稍扁,长40-223mm,宽3-5mm,体节可至156个。前端背面到口腔基部绿褐色,后面稍带红色,背中央浅红色。头略呈六角形,头部亦称口前叶,生于围口节前,头部腹面中央有口,有触须4对,触角和触手各2个,头背面两侧各有2个眼。吻很大,能翻出或缩入口内,吻前端有1对浅黄色甲壳质大颚,颚的内缘有齿突16个。吻分前、后两部,每部又分2个小区。吻上仅具软的乳突;背面前部的中区,即Ⅰ区有1个;Ⅱ区不明显。腥面前部的中区,即Ⅲ和Ⅳ两区有不规则排列的乳头状小突起15-16个。背面后部的中区,即Ⅴ、Ⅵ两区有4个明显的大乳突。躯干由许多结构完全相同的体节组成,每节两侧的疣足结构较复杂。本种疣足的主要特征是背叶仅具一个下舌(腹舌);无上舌(背舌)。第Ⅰ、第Ⅱ两体节的背叶上无刚毛。疣足的基部具有1个背须和1个腹须。躯干区具分布的复型刚毛,共有3种:Ⅰ端节为长刀形,一边具细齿,基节为等齿型;Ⅱ端节相同,基部为异齿型;Ⅲ端节为短镰刀型,基节为异齿型。肛区的肛节有小肛须1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淡水或咸淡水水域,栖息于泥质或泥沙质底的浅海、河口或稻田中。在生殖期常游于水面。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全体含蛋白质,如无脊血红蛋白(erythrocruorine) ,由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000、22000、23500、54000亚单位组成,总相对分子质量约 3.636×106另含肽类、氨基酸、色素、脂类。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气血;利水消肿。主脾胃虚弱;泄泻;贫血;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条。

注意疮疡勿食,能作脓。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补脾胃,生血,利湿,行小便。

2.《本草求原》:暖胃,补气,少加醋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旱芹

    《中药大辞典》:旱芹药材名称旱芹拼音Hàn Qín别名芹菜(《别录》),和兰鸭儿芹(《中国植物图鉴》),香芹、蒲芹(《本草推陈》),药芹(《中国药植图鉴》),野芹(《上海常用中草药

  • 蘘草

    药材名称蘘草拼音Xiānɡ C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姜科植物蘘荷的叶。性味①《别录》:"味苦,寒,无毒。"②《千金翼·本草》:"味甘苦,寒,无毒。"③

  • 草灵仙

    药材名称草灵仙拼音Cǎo Línɡ Xiān别名秤杆升麻、九轮草、斩龙剑、狼尾巴花、草本威灵仙来源玄参科草本威灵仙属植物轮叶婆婆纳Veronicastrum sibiricum (L.)Pe

  • 野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葱药材名称野葱拼音Yě Cōnɡ别名太白韭来源百合科野葱Allium prattii C. H. Wrig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河南、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辛,温

  • 欧绵马

    药材名称欧绵马拼音ōu Mián Mǎ别名贯众、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欧洲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filix-mas(L.)Schott[Polypodiu

  • 铁精

    《中药大辞典》:铁精药材名称铁精拼音Tiě Jīnɡ别名铁精粉(《子母秘录》),铁花(《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炼铁炉中的灰烬。性味辛苦,平。①《本经》:"平。"②《别录》:&

  • 支柱蓼

    药材名称支柱蓼拼音Zhī Zhù Liǎo别名九牛造[湖北、四川]、螺丝三七、算盘七、鸡血七、九龙盘[贵州]、蓼子七、红三七、赶山鞭[陕西]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支柱蓼Polygonum suf

  • 红香藤

    药材名称红香藤拼音Hónɡ Xiānɡ Ténɡ别名藤香、鸡踢香、降香(《陆川本草》),大香藤、屈叶藤、白鸡刺藤,黄龙脱衣(《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藤黄檀

  • 沉香

    《中国药典》:沉香药材名称沉香拼音Chén Xiānɡ英文名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

  • 海鹞鱼尾刺

    药材名称海鹞鱼尾刺拼音Hǎi Yào Yú Wěi Cì别名魟鱼刺来源药材基源:为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尾刺。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