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短齿楼梯草

短齿楼梯草

药材名称短齿楼梯草

拼音Duǎn Chǐ Lóu Tī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短齿楼梯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brachyodontum(Hand.-Mazz.)W.T.Wang[E.ficoides Wedd.var.brachndontum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达80cm,上部分枝,无毛。叶柄长2-10mm;托叶钻形,长1.5-2.5mm,无毛;叶片近纸质,斜长圆形,长7-17cm,宽3-5cm,先端骤尖(骤尖头全缘),基部不对称,窄侧狭楔形或宽侧圆形,边缘下部全缘,其上有浅钝齿,无毛,间或上面散生少数短毛,钟乳体密,线形。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腋生,花序梗长约1cm,花多数;雄花花被片5;雄蕊5;花梗长2-3cm;雌花序小,花序托长方形或近方形,花序梗长不到1.5mm,边缘具角状突起的卵形苞片。瘦果狭卵形,长约lmm,平滑。花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谷中或沟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湿;散瘀肿;解热毒。主风湿热痹;目赤肿痛;黄疸;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华千金藤

    药材名称华千金藤拼音Huá Qiān Jī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金不换[广西、广东]、山乌龟[广东]、石蟾薯[广西]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华千金藤Stephania sini

  • 雀梅藤根

    药材名称雀梅藤根拼音Què Méi Ténɡ Gēn出处《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功能主治治鹤膝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

  • 七筋姑

    药材名称七筋姑拼音Qī Jīn Gū别名搜山虎、剪刀七、竹叶七、对口剪来源百合科七筋姑Clintonia udensis Trautv. et Mey.,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河北、山西、河南

  • 九龙根

    《中药大辞典》:九龙根药材名称九龙根拼音Jiǔ Lónɡ Gēn别名龙须藤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九龙藤根(《广西中草药》)。出处《炉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根。秋后采收。性味甘苦

  • 金雀马尾参

    药材名称金雀马尾参拼音Jīn Què Mǎ Yǐ Shēn别名太子参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金雀马尾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opegia mairei(Lev

  • 豆角柴

    《中药大辞典》:豆角柴药材名称豆角柴拼音Dòu Jiǎo Chái出处《贵州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贴生绢毛。3出复叶;

  • 刺天茄

    药材名称刺天茄拼音Cì Tiān Qié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

  • 天生草

    《中药大辞典》:天生草药材名称天生草拼音Tiān Shēnɡ Cǎo别名山韭菜、漏芦、蛇咬药(《云南中草药》),白千针万线草、大兰花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鹭鸶

  • 榆耳

    药材名称榆耳拼音Yú ěr别名榆檽、榆磨、射脉菌出处1.《新修本草》云:“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榆、柳、桑耳;上为五耳。”2.《纲目》曰:“榆耳,八月采之。”3.又引《淮南万毕术》云:“八月榆檽

  • 小羊肚菜

    药材名称小羊肚菜别名小羊肚菌、美味羊肚菌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小羊肚菜Morchella deliciosa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生于稀疏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