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花果

白花果

药材名称白花果

拼音Bái Huā Guǒ

别名称杆红、红果树。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叶、花、果。叶,全年可采;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单叶互生,革质,矩圆状倒卵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光滑,中脉在叶上面下陷;叶柄长1.5厘米。花两性,淡黄色,直径1.8厘米,有木香花香气,腋生或簇生小枝顶端;花梗长1~1.5厘米,稍下垂;苞片2,卵状三角形;萼片和花瓣各5,基部合生;雄蕊多数;子房2~3室,柱头顶端3浅裂。果为干燥的浆果状,直径1.2~1.5厘米,萼片宿存。种子近卵形,质极坚硬,红色。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林地、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味苦,凉;花、果有小毒。

功能主治捣烂外敷治大疮,痈疡,乳腺炎;花:揉烂搽癣,可止痒痛。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剪刀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剪刀股药材名称剪刀股拼音Jiǎn Dāo Gǔ别名鸭舌草、鹅公英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剪刀股Ixeris debilis A. Gray [I. japonica Nakai; La

  • 金橘根

    《中药大辞典》:金橘根药材名称金橘根拼音Jīn Jú Gēn别名寿星柑根(《四川中药志》)。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根。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性味酸苦,温。①《四川中药志》:

  • 铜锤草

    《中药大辞典》:铜锤草药材名称铜锤草拼音Tónɡ Chuí Cǎo别名大酸味草(《广州植物志》),大老鸦酸、地麦子(《贵州民间药物》),紫酢浆草(《四川中药志》),红花柞浆草、大咸

  • 可爱花

    药材名称可爱花拼音Kě ài Huā英文名all-grass of Veined Eranthemum别名对节菜、牛七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喜花单的根、叶。拉丁

  • 南瓜

    《中药大辞典》:南瓜药材名称南瓜拼音Nán Guā别名麦瓜(《滇南本草》),番南瓜(《群芳谱》),番瓜(《本草求原》),倭瓜(《植物名汇》),北瓜、金冬瓜、冬瓜(《广州植物志》),伏瓜(《民

  • 柿叶

    《中药大辞典》:柿叶药材名称柿叶拼音Sh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白桦脂酸、

  • 九香虫

    《中国药典》:九香虫药材名称九香虫拼音Jiǔ Xiānɡ Chónɡ英文名ASPONGOPUS来源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干燥体。11月

  • 制草乌

    药材名称制草乌英文名RADIC ACONITI KUSNEZOFFI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草乌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圆形或近三角形的片。表面黑褐色,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

  • 独叶岩珠

    药材名称独叶岩珠拼音Dú Yè Yán Zhū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齿瓣石豆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yllum psychoon Reichb.f.[B.le

  • 陆英果实

    药材名称陆英果实拼音Lù Yīnɡ Guǒ Shí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mbucus chinensis Lindl.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鲜用。原形态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