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果根

白果根

《中药大辞典》:白果根

药材名称白果根

拼音Bái Guǒ Gēn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根皮。9~10月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果"条。

化学成分根皮含白果苦内酯C、M、A、B。

性味味甘,性温平,无毒。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弱。治白带,遗精。并配合用于其他虚弱劳伤等症。

注意寒盛未解,勿用。

复方治遗精:白果根二两,何首乌(鲜)二两,左转藤二两,糯米半斤。盛猪小肚子内,加冰糖炖服。(性味以下出《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果根

药材名称白果根

拼音Bái Guǒ Gēn

别名银杏根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nkgo biloba L.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40m。枝有长枝与短枝,幼树树皮淡灰褐色,浅纵裂,老则灰褐色,深纵裂。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3-5(-8)簇生;柄长3-10cm;叶片扇形,淡绿色,无毛,有多数2叉状并列的细脉,上缘宽5-8cm,浅波状,有时中央浅裂或深裂。雌雄异株,花单性,稀同株;球花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雄球花成柔荑花序状,下垂;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2叉,每叉顶生一盘状珠座,每珠座生一胚珠,仅一个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椭圆形至近球形,长2.5-3.5cm,径约2cm;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具2-3棱;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花期3-4月,种子成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酸性土壤,排水良好的地带的天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北自沈阳,南达广州,东起华东,西南至贵州、云南都有栽培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可达1mm,直径0.5-3.0cm,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横 向皮孔及侧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有菊花心,呈放射状环。皮部带纤维。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木栓层明显,皮层较宽,散有纤维束及分泌细胞。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排列成环状,木质部宽广,中心为薄壁细胞。

性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主遗精;遗尿;夜频多,白带,石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

注意有实邪者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瓮菜癀

    药材名称瓮菜癀拼音Wènɡ Cài Huánɡ别名马蹄癀草。出处福建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瓮菜癀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根弯曲,如鼠尾,末尾尖。茎细而弯曲,匍匐状,长12~3

  • 日照飘拂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日照飘拂草药材名称日照飘拂草拼音Rì Zhào Piāo Fú Cǎo别名眉毛草、地毛、牛毛草、田岸毛、牛毛毡、水虱草来源莎草科日照飘拂草Fimbri

  • 白冷草

    药材名称白冷草拼音Bái Lěnɡ Cǎo别名痨伤药、冷水七、冷水丹、红冷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细柄凤仙花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leptocaulon Hook

  • 莱菔子

    《中国药典》:莱菔子药材名称莱菔子英文名SEMEN RAPHANI别名萝卜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

  • 紫云英子

    《中药大辞典》:紫云英子药材名称紫云英子拼音Zǐ Yún Yīnɡ Zǐ别名蒺藜子(《贵州民间药物》),草蒺藜(苏医《中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紫云英的种子。原形态植

  • 匐地龙

    药材名称匐地龙拼音Fú Dì Lónɡ别名铺地黄、黄花珠、地黄花草、黄花草、九连灯、临时救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匐地龙Lysimachia hui Diels,以全草入药

  • 酸浆菜

    《中药大辞典》:酸浆菜药材名称酸浆菜拼音Suān Jiānɡ Cài别名山蓼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肾叶山蓼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直立。叶

  • 猪蓼子草

    《中药大辞典》:猪蓼子草药材名称猪蓼子草拼音Zhū Liǎo Zǐ Cǎo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夏、秋季抽穗时采收。原形态①节蓼,又名:大马蓼。一年生草本,高0.2~

  • 桑柴灰

    《中药大辞典》:桑柴灰药材名称桑柴灰拼音Sānɡ Chái Huī别名桑灰(《补缺肘后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木材所烧成的灰。性味《唐本草》:"味辛,寒,有小毒。&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药材名称白背叶(峨嵋山胡椒)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