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山蓼

白山蓼

药材名称白山蓼

拼音Bái Shān Li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晾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成"之"字状,由基部强烈地开展分枝,稀少分枝,多少具硬毛或无毛。托叶鞘褐色,微膜质,具疏长毛;叶片长圆形或长披针形,长3-8cm,宽0.3-0.7cm,先端渐尖,微钝,基部楔形,边缘向背面反卷,两侧具伏生的疏长毛,圆锥花序开展,疏松,花序枝除顶部1-2个外,几乎全部腋生;苞片披针形,背部具暗褐色龙骨状突起,基部及边缘疏生长毛,内有3-4花;小花梗长0.2-0.25cm,比苞片长,无毛,先端具关节;花被长约3mm;果期长4-4.5mm;雄蕊8;子房无毛,花柱3,柱头头状。小坚果三棱形,长3.5-4mm,褐色,有光泽,不超出花被。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冻原下界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止泻。主消化不良;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帆

    《中药大辞典》:石帆药材名称石帆拼音Shí Fān别名海团扇(《动物学大辞典》)。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柳珊瑚科动物柳珊瑚的石灰质骨胳。原形态全体呈树状,分枝颇多,常扩展而为一平面,不向四方

  • 桑鳸

    药材名称桑鳸拼音Sānɡ Hù别名桑扈(《诗经》),青雀、窃脂(陆玑《诗疏》),蜡嘴雀、蜡嘴(《纲目》)。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原形态体长20余厘米。嘴厚而强,呈

  • 月桂子

    《中药大辞典》:月桂子药材名称月桂子拼音Yuè Guì Zǐ别名月桂实(《国药的药理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果实。原形态月桂(《本草拾遗》),又名:老利儿。常绿

  • 干岩矸

    《中药大辞典》:干岩矸药材名称干岩矸拼音Gān Yán Gān出处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毛黄堇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形,肉质,灰黄色。茎单一或丛生,倾斜

  • 小红花

    药材名称小红花拼音Xiǎo Hónɡ Huā别名朱唇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朱唇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断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全体被白毛。根茎横走,半木质,褐

  • 鹿胆

    《中药大辞典》:鹿胆药材名称鹿胆拼音Lù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消

  • 块茎糙苏

    《中药大辞典》:块茎糙苏药材名称块茎糙苏拼音Kuài Jīnɡ Cāo Sū别名野山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块茎糙苏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晒干。

  • 鲫鱼藤

    药材名称鲫鱼藤别名黄花藤来源萝藦科鲫鱼藤Secamone lanceolata Blume,以花、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主治瘰疬。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马唐

    《中药大辞典》:马唐药材名称马唐拼音Mǎ Tánɡ别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

  • 驳骨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驳骨丹药材名称驳骨丹拼音Bó Gǔ Dān别名小驳骨、细叶驳骨兰、臭黄藤来源为爵床科裹篱樵属植物裹篱樵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Justi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