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痰火草

痰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痰火草

药材名称痰火草

别名围夹草、癌草

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大苞水竹叶Murdannia bracteata (C. B. Clarke) O. Kuntze [Aneilema bracteata (C. B. Clarke)O. Kuntze],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化痰散结。用于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痰火草

药材名称痰火草

拼音Tán Huǒ Cǎo

别名围夹草、癌草、青竹壳菜、青鸭跖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水竹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 bracteata(C.B.Clarke)O.Kuntze ex J.K. Morton[Aneilema nudiflrum R.Br.var,bracteatum C.B.Clarke;A.bracteatum(Clarke)O.Kuntz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苞水竹叶匍匐草本。须根多而细。茎有毛。基生叶丛生,线形或阔线形,长10-24cm,宽1-1.5cm;茎生叶互生,叶片线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8-12mm,先端急尖,基部呈鞘状,叶鞘被毛,两面无毛或下面被短柔毛。花密集成头状花序,生于枝端,直径约1cm;花梗长2.5-5cm,总苞片被外形,长1-2.5cm,宽6-8mm;花梗粗短;小苞片大而宿存,膜质,圆形,长约5mm,成覆瓦状排列;萼片3,长圆形,长约4mm;花瓣3,蓝色或紫色;发育雄蕊3,退化雄蕊3,花丝被毛;子房椭圆形,花柱与子房几等长。蒴果卵形,具3棱,每室有种子2颗。种子具皱纹。花期5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850m的水沟边及密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化痰散结;清热通淋。主瘰疬痰核;热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洪膻

    药材名称羊洪膻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缺刻叶茴芹Pimpinella thellugiana Wolff,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于克山病,心悸,气短,咳

  • 铜锤草根

    药材名称铜锤草根拼音Tónɡ Chuí Cǎo Gēn别名大老鸦酸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alis corym

  • 拟进里香

    药材名称拟进里香拼音Nǐ Jìn L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proximus Serg.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拟

  • 青海防风

    药材名称青海防风拼音Qīnɡ Hǎi Fánɡ Fēnɡ别名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葛缕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m carui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

  • 土黄芩

    药材名称土黄芩拼音Tǔ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偏花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

  • 桃根

    《中药大辞典》:桃根药材名称桃根拼音Táo Gēn别名桃树根(《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桃仁"条。性味

  • 礜石

    《中药大辞典》:礜石药材名称礜石拼音Yù Shí别名礜(《山海经》),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本经》),白礜石、鼠乡、泽乳(《吴普本草》),太白石,石盐(《别录》)。出处《本经》

  • 火麻仁

    《中国药典》:火麻仁药材名称火麻仁拼音Huǒ Má Rén英文名FRUCTUS CANNABIS别名大麻仁、火麻、线麻子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

  • 止泻木皮

    《中药大辞典》:止泻木皮药材名称止泻木皮拼音Zhǐ Xiè Mù Pí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止泻木的树皮。春、秋采收。原形态乔木,高15米左右。茎暗褐色,

  • 乌贼鱼腹中墨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腹中墨药材名称乌贼鱼腹中墨拼音Wū Zéi Yú Fù Zhōnɡ Mò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墨囊中的墨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