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甜瓜皮

甜瓜皮

《中药大辞典》:甜瓜皮

药材名称甜瓜皮

拼音Tián Guā Pí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甜瓜果皮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

功能主治①《食医心镜》:"治热,去烦渴,煎皮作羹亦佳。"

②《滇南本草》:"泡水止牙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泡水漱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甜瓜皮

药材名称甜瓜皮

拼音Tián Guā Pí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melo L.

采收和储藏:采摘成熟的果实,刨取果皮,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匍匐或攀援草本。茎、枝黄褐色或白色的糙毛和突起。卷须单一,被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8-12cm,具槽沟及短刚柔毛;叶片厚纸质,近圆形或肾形,长缘不分裂或3-7浅裂,裂片先端圆钝,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0.5-2cm,被柔毛;花萼筒狭钟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裂片近钻形,花冠黄色,长约2cm,裂片卵状长圆形,急尖;雄蕊3,花丝极短,药室折曲,药隔顶端引长;雌花单生,花梗被柔毛;子房长椭圆形,密被长柔毛和硬毛,花柱长1-2mm,柱头靠合。果实形状、颜色变异较大,一般为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平滑,有纵汉或斑纹,果肉白色、黄色或绿色。种子污白色或黄折色,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夏季。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暑热;解烦竭。主暑热烦渴;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泡水漱口。

各家论述1.《食医心镜》:治热,去烦渴,煎皮作羹亦佳。

2.《滇南本草》:泡水止牙疼。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四川山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川山矾药材名称四川山矾来源山矾科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 Brand,以根、茎、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四川。功能主治行水,定喘。水湿胀满:根或茎适量,切

  • 落叶梅

    药材名称落叶梅拼音Luò Yè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裸茎碎米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scapos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洗净,鲜用。原形态裸茎碎

  • 韭菜莲

    药材名称韭菜莲拼音Jiǔ Cài Lián别名赛番红花、旱水仙、空心韭菜、风雨花来源石蒜科韭菜莲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海白石

    药材名称海白石拼音Hǎi Bái Shí别名鹅管石来源药材基源:为枇杷珊瑚科动物粗糙盔形珊瑚等多种盔形珊瑚离散的石来质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axea aspera Quelch采收和储藏:于

  • 茶子饼

    药材名称茶子饼拼音Chá Zǐ Bǐnɡ别名枯饼(《药性考》),茶枯(《中国药植志》),茶麸、茶油巴(《广东中医》4(1):40,1959),茶子麸、茶油麸(《岭南草药志》)。出处《广东中医

  • 野梧桐

    《中药大辞典》:野梧桐药材名称野梧桐拼音Yě Wú Tónɡ别名野桐、楸、白肉白、抱仔(《中国树木分类学》),赤芽楸、赤芽槲(《本草推陈》)。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

  • 云实根

    《中药大辞典》:云实根药材名称云实根拼音Yún Shí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云实"条。性味苦辛,温。①《

  • 变豆菜

    药材名称变豆菜拼音Biàn Dòu Cài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出处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叶似地牡丹极大,又锯齿尖,其后叶中分生茎叉,梢

  • 大麻疙瘩

    药材名称大麻疙瘩拼音Dà Má Gē Dɑ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蒟子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yunnanenseTs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蒟子 直立

  • 棒棒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棒棒木药材名称棒棒木拼音Bànɡ Bànɡ Mù别名棒棒树、棒子木、棒子树、黑弹木、黑弹树、朴树、木黄瓜树、白麻子、白麻树来源榆科朴树属植物小叶补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