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玉簪

玉簪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簪

药材名称玉簪

拼音Yù Zān

别名白玉簪、白鹤花、玉簪花、玉泡花、白鹤草

来源百合科玉簪属植物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以全草、根入药。全草四季可采,多鲜用。花多在夏季含苞待放时采,阴干。根秋后采挖,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根、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根: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结核,疮疡肿毒,烧烫伤。

叶:外用治下肢溃疡。

花:清咽,利尿,通经。用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痛经;外用治烧伤。

用法用量根: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烂取汁滴耳中。

叶:鲜叶浸入菜油中数天,然后用此叶贴患处,每天换药一次。

花:1~2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玉簪

药材名称玉簪

拼音Yù Zān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叶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on.[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Funkia subcordata Spr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玉簪花,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茎。叶根生;叶柄长20-40cm;叶片卵形至心状卵形,长15-25cm,宽9-15.5cm。花葶于夏秋两委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后者长4-6cm,宽1.5-2cm;总状花序,花梗长1.2-2cm,基部具苞片,苞片长2-3cm,宽1-1.2cm;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细小,长5-6cm,直径2.5-3.5cm,花被裂片6,长椭圆形,长3.5-4cm,宽约1.2cm;雄蕊下部与花被筒贴生,与花被等长,或稍伸出花被外;子房长约1.2cm;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圆柱形,长6cm,直径1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乳痈;痈肿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30g;或捣汁和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松针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

  • 李子

    《中药大辞典》:李子药材名称李子拼音Lǐ Zi别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原形态李(《诗经》)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色有光泽。叶

  • 地柏

    药材名称地柏别名蜂药、翠云草、翠羽草、石打穿来源蕨类卷柏科地柏Selaginella kraussiana A. B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性味淡,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镇咳,祛痰。主

  • 秤杆升麻

    药材名称秤杆升麻拼音Chènɡ Gǎn Shēnɡ Má别名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点菜、土升麻(《贵州民间药物》),猫儿翻甑、搬倒甑(《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

  • 润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润鳞鳞毛蕨来源蕨类鳞毛蕨科润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 (Benth.) C.chr.ex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华南长江流域向北达河南。功能主治敛疮,解毒

  • 蛇接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接骨药材名称蛇接骨拼音Shé Jiē Gǔ别名白叶跌打、见肿消、羊草跌打、回筋口千、树三七、石三七来源菊科蛇接骨Gynura procumbens (Lour.)Mer

  • 鱼鹰骨

    药材名称鱼鹰骨拼音Yú Yīnɡ Gǔ别名鹗、水鹰来源隼形目鹰科(鹗科)鹗Pandion haliaetus L.,以骨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炮制焙干用。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扑骨折

  • 密毛桃叶珊瑚根

    药材名称密毛桃叶珊瑚根拼音Mì Máo Táo Yè Shān Hú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密毛桃叶珊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himalaica Hook.f.et Th

  • 黄芩

    《中国药典》:黄芩药材名称黄芩拼音Huánɡ Qín英文名RADIX SCUTELLARIAE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

  • 灯油藤子

    药材名称灯油藤子拼音Dēnɡ Yó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