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狭叶露珠草

狭叶露珠草

药材名称狭叶露珠草

拼音Xiá Yè Lù Zhū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狭叶露珠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subsp.angusti-folia (Hand.-Mazz.) Boufford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高5-35cm。根茎纤细,白色,长达30cm,先端膨大成块茎;茎绿以,果期变红色,密被镰状弯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2.5cm;叶片椭圆形、卵形至菱形,长约5.5cm,守则约3cm,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具疏锯齿。总状花序在开花前或花时逐渐伸长,因而花较远离,花梗长1.5-3.5mm,通常红色,果期下垂,花蕾无毛,白色或红色;花冠管长0.2-0.3mm,通常红色,果期下垂,花蕾无毛,折色或红色、淡红以;花瓣呈狭或宽的倒卵形,白色或粉红色,先端内凹1/5-1/3,裂片圆形或具细圆齿,开向一侧;花丝长0.9-1.8mm;子房棒状或倒卵形,被紫色钩毛,花柱长1.3-2.3mm。成熟果倒卵形或棒状,红以,被红色透明钩毛。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50-3000m的松林、栎林、杂木林或竹林下的枯枝落叶层内。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主疔疮;无名肿毒;刀伤出血;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獭肉

    《中药大辞典》:獭肉药材名称獭肉拼音Tǎ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肉。性味甘咸,寒。①《食疗本草》:"性寒,无毒。"②《饮膳正要》:"味咸,平,无

  • 金顶蘑

    药材名称金顶蘑拼音Jīn Dǐnɡ Mó别名榆蘑、黄树窝、榆黄蘑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金顶侧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采收和储藏

  • 青箭

    《中药大辞典》:青箭药材名称青箭拼音Qīnɡ Jiàn别名竹节黄(《中草药植物》)、小接骨(《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爵床科植物柔刺草的全草。夏、秋采。原形态披散草本。茎

  • 百足藤

    药材名称百足藤拼音Bǎi Zú Ténɡ英文名Creeping Pothos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

  • 柔软石韦

    《中药大辞典》:柔软石韦药材名称柔软石韦拼音Róu Ruǎn Shí Wéi别名石岩金(《峨嵋药植》),小经刀草、小石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水龙骨

  • 山慈菇

    《中国药典》:山慈菇药材名称山慈菇拼音Shān Cí Gu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

  • 凉山虫草

    药材名称凉山虫草拼音Liánɡ Shān Chónɡ Cǎo英文名liangshan tong-chong-ha-cho出处始载于《四川通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科真菌凉山虫草的菌核及子座。拉丁植物

  • 乌鸦胆

    《中药大辞典》:乌鸦胆药材名称乌鸦胆拼音Wū 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主治点风眼红烂。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大叶金花茶叶

    药材名称大叶金花茶叶拼音Dà Yè Jīn Huā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大叶金花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chrysantha (Hu) Tuyama var.m

  • 野塘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塘蒿药材名称野塘蒿别名香丝草、小山艾、火草苗来源菊科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 (L.) Cronq.[Erigeron crispus Pourr.;E.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