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豘鱼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

拼音Hǎi Tún Yú

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皮下脂肪

原形态海豚(《纲目》)

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吻长而突出,如喙状,嘴与额交界处有V字形沟线相隔。上下颌各有齿94~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曲。耳孔极小。鼻孔1个,生于头顶部,边缘有瓣状膜,能自动开合。眼小,有黑圈。背部中央有脊鳍,前肢鳍状,形尖而狭;无后吱。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叶,成半月形鳍状。头部和躯体背面及两侧呈苍黑色,腹部白色。

生境分部群栖于海中,性很活泼。我国东海、南海一带均有。

化学成分肉占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73%,蛋白质23.5%,脂肪1.5%,灰分1.8%。肉中的肌红蛋白的N端氨基酸为甘氨酸。按含铁率计算分子量为185560。

脂肪因身体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质及组成也不相同。油脂的特点在于含异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组成混合甘油酯,而三异戊酸甘油酯则不存在。其总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酸-异戊酸:皮下脂肪3.2,头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头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头部脂肪12.5;棕榈酸:皮下脂肪8.6,头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头部脂肪0.4。不饱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头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头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头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头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头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级醇2~3%,与脂肪酸化合成酯。

无论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维生素A含率都足与鳕鱼肝油相匹敌。

性味《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肉,主瘴疟,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恶疮、疥癣、痔瘘。"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天鹅毛

    药材名称天鹅毛拼音Tiān é Máo别名天鹅、大鹄来源雁行目鸭科大天鹅Cygnus cygnus (L.),以羽毛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刀伤出血。用法用量天鹅毛烧

  • 山麻根

    药材名称山麻根拼音Shān Má Gēn别名龟叶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Makino[B.platyp

  • 绵枣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枣儿药材名称绵枣儿拼音Mián Zǎo ér别名天蒜、地兰、地枣儿、催生草、独叶芹、药狗蒜、地枣来源百合科绵枣儿属植物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

  • 白杨枝

    《中药大辞典》:白杨枝药材名称白杨枝拼音Bái Yánɡ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枝。功能主治《纲目》:"消腹痛,治吻疮。"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油渣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渣果药材名称油渣果别名油瓜、猪油果、野面瓜、猴子面瓜果来源葫芦科油渣果Hodgsonia macrocarpa (Blume) Cogn.,以种仁、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

  • 风箱树叶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叶药材名称风箱树叶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Yè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叶或嫩芽。全年可采。原形态风箱树,又名:水杨梅(《生草药性

  • 岩五加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五加药材名称岩五加别名五叶参来源五加科岩五加Pentapanax leschenaultii (Wight et Arn.) Seem.,以茎皮、根皮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扭序花

    药材名称扭序花拼音Niǔ Xù Huā别名竹节黄、竹叶青、软枝接骨草、鳄嘴花、青竹蛇、柔刺草、拔弹藤、竹节王、小接骨来源爵床科扭序花Clinacanthus nutans (Burm.f.)

  • 红土子皮

    《中药大辞典》:红土子皮药材名称红土子皮拼音Hónɡ Tǔ Zǐ P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四川山蚂蝗的根皮。6~7月采收。性味性凉,味微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复方①

  • 锥螺壳

    药材名称锥螺壳拼音Zhuī Luó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和笋锥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T.terebra Linnaeus采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