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藻石

海藻石

药材名称海藻石

拼音Hái Zǎo Shí

别名小海浮石石花、大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珊瑚藻科植物太平洋石枝藻、冈村石叶藻的钙质化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hothamnium pacificus(Fosl.)Fosl.;Lithophyllum okamurai Fo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在海边产区采集,用清水漂洗,除去盐质及泥沙,晒干。

原形态1.太平洋石枝藻 藻体紫红色或暗红色,皮壳状,径4-8cm,厚1-2mm,重度钙化,表面有许多分枝状瘤状突起,高2-6mm,径2-4mm,基部均已融合在一起。纵切面观表皮层为2-3层细胞组成,最外一层为“覆盖细胞”,表皮以下为“围层”细胞呈亚方形,径5-7μm,或矩形带圆角的细胞,径5-7μm,高10-16μm,常呈层状排列,占藻体组织的大部分。下为“基层”,厚65-90μm以上,矩形细胞长12-24μm,径5-7μm,由数层平行于固着基质排列而成。在“基层”和“围层”相邻藻丝之间的细胞互相融合现象普遍存在。孢子囊生殖窝在皮壳上均有分布,所呈疣状突起的内径为180-390μm。

2.冈村石叶藻 藻体灰粉红色,半球形团块状,钙化成石灰质,直径2-3cm,表面密被乳头状突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潮间带2-3m或更深处的礁石上或牡蛎壳等基质上。

2.生于低潮线附近至潮下带岩石上。终年生长。

资源分布:1.分布于辽宁、山东等沿海。

2.分布于浙江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灰白色或灰黄色。表面较光滑,但可见藻体突枝,呈瘤状,有的附着基质。体较重,质硬脆,断面较疏松。气微腥,味微咸。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软坚;利水通淋。主肺热咳喘;痰稠;吐血;瘰疬瘿瘤;淋病;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复方义取海中藻体钙化而成的石状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假菠萝

    药材名称假菠萝拼音Jiǎ Bō Luó别名分叉露兜树、野菠萝、山菠萝、帕梯、罗金堆来源露兜树科假菠萝Pandanus furcatus Roxb.,以根状茎、果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西藏

  • 红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药材名称红石耳拼音Hónɡ Shí ěr别名石耳子、黄底石耳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红腹石耳Gyrophora hypocrocina Jatta,以叶

  • 滇南千里光

    药材名称滇南千里光拼音Diān Nán Qiān Lǐ Guānɡ英文名all-grass of Ho Groundsel别名松筋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南千里光的

  • 枫树

    药材名称枫树拼音Fēnɡ Shù别名枫香树、大叶枫、枫子树、鸡爪枫、鸡枫树来源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以根、叶、果实(见“路路通”)及树脂(

  • 萝芒树皮

    药材名称萝芒树皮拼音Luó Mánɡ Shù Pí别名山马皮、黑度度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鳞紫金牛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densilepidotula Merr.采收和储

  • 构菌

    药材名称构菌别名冬菇、金钱菌、毛脚金钱菌、榎茸、冻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构菌Collybia velutipes (Curt.)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

  • 石凤丹

    药材名称石凤丹拼音Shí Fènɡ Dān别名大斑叶兰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高斑叶兰Goodyera procera (Ker-Gawl.)Hook.,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

  • 菟丝草

    药材名称菟丝草别名金丝草来源旋花科菟丝草Cuscuta sp.,以带花果的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功能主治凉血散热毒。主治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痈毒恶疮。用法用量1~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无花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花果药材名称无花果拼音Wú Huā Guǒ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果实,其根及叶也入药。

  • 三翅铁角蕨

    药材名称三翅铁角蕨拼音Sān Chì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Three wing spleenwor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三翅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