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法半夏

法半夏

药材名称法半夏

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

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鉴别(1) 本品粉末淡黄色至黄色。照半夏项下的〔鉴别〕(1) 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 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2ml,氯仿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炮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法用量3~9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水麻tiao

    药材名称水麻tiao拼音Shuǐ Má tiao别名藏氏蓼、凹叶蓼、水犁壁草、火烫草、拉拉草、红降龙草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

  • 螺蛳

    《中药大辞典》:螺蛳药材名称螺蛳拼音Luó Sī别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原形态方形环棱螺,又

  • 七叶薯

    药材名称七叶薯别名血参、补血薯、七爪金龙来源薯蓣科七叶薯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甘、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止

  • 白背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背叶药材名称白背叶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来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

  • 一把伞

    药材名称一把伞拼音Yì Bǎ Sǎn别名岩谷伞、茴心草、茴新草、小青药、阿收鸡、太阳针、回心草出处本品以一把伞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一把伞生大理府石上,似峨眉万年松而叶圆。”考其附图,其原

  • 毛轴牙蕨

    药材名称毛轴牙蕨拼音Máo Zhóu Yá Jué英文名Pteridrys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毛轴牙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drys anstra

  • 黄杞

    药材名称黄杞别名黄榉、土厚朴[广西]来源胡桃科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 chrysolepis Hance],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

  • 楮实

    《中药大辞典》:楮实药材名称楮实拼音Chǔ Shí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

  • 苹果

    《中药大辞典》:苹果药材名称苹果拼音Pínɡ Guǒ别名柰(《说文》),频婆(《广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饮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

  • 绿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矾药材名称绿矾拼音Lǜ Fán别名青矾、皂矾、绛矾、滥矾、水绿矾来源为含硫酸亚铁矿石或化学制品。性状为类方形之结晶体组成不规则的团块,或为柱状结晶体,呈淡绿色,其中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