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葱

水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葱

药材名称水葱

拼音Shuǐ Cōnɡ

别名冲天草、翠管草、莞、莞蒲

来源莎草藨草属植物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mel.[S. validus Vahl],以地上全草入药。秋季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晒干。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除湿利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水葱

药材名称水葱

拼音Shuǐ Cōnɡ

别名水丈葱(《药材学》)。

出处《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莎草科植物水葱。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具多数须根。秆圆柱状,高1~2米,基部具膜质叶鞘,长可达38厘米,最上面一叶鞘具叶片。叶片线形,长1.5~11厘米。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直立,钻状,常短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轴射枝长可达5厘米,一面凸,一面凹,边缘有锯齿;小穗单生或2~3个簇生,卵形成长圆形,长5~10毫米;鳞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稍凹,具短尖,膜质,棕色或紫褐色,背有锈色小点,边缘具缘毛;下位刚毛6条,红棕色,有倒刺;雄蕊3;柱头2,罕3,长于花柱,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双凸状,长约2毫米。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于湖边或浅水塘中。分布东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新疆、河北、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茎,扁圆柱形或扁平长条形,长60~100厘米,径4~9毫米,亦有更粗的。外表淡黄棕色,有光泽,具纵直纹理,隐约可见横环纹;节少,稍隆起。花序淡黄色。质轻而韧,不易折断,切断面类白色,小孔多似海绵状。气味微弱。以干燥、色青、无根、无泥为佳。

炮制清水洗净,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南京民间药草》:"通利小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复方治小便不通:水葱、蟋蟀。煎水服。(《药材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葱

药材名称水葱

拼音Shuǐ Cōnɡ

英文名Herb of Tabernaemontanus Bulrush

别名莞、苻蓠、莞蒲、夫蓠、葱蒲、莞草、蒲苹、水丈葱、冲天草、翠管草、管子草

出处出自《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 草科植物水葱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oenoplectus tabermaemontani(C.C.Gmel.)Palla [Scirpus tabermaemontani C.C.Gmel.;S.validus Vah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水葱,多年生草本,高1-2m。匍匐根茎粗壮,有许多须根。秆高大,圆柱形,基部有叶鞘3-4,仅顶生叶鞘有叶片。叶片线形长1.5-2cm。苞片1,为秆的延长,钻状,常短于花序。聚伞花序简单或得出,假侧生;小穗单生或2-3个簇生,长圆状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圆,长5-10mm,宽2-4mm,密生多数花;鳞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约3mm,褐色,有1脉,边缘有缘毛,先端微凹;下位刚毛6,有倒刺,与小坚果等长;雄蕊3,花药线形;柱头2,较少3长于花柱。小坚果倒卵形,双凹状,较少为三棱形,长约2mm,平滑。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水边、浅水塘、沼泽地或湿地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

性状性状鉴别,干燥茎呈扁圆柱形或扁平长条形,长60-100cm,直径4-9mm,或更粗。表面淡黄棕色或枯绿色,有光泽,具纵光沟纹,节少,稍隆起,可见膜质叶鞘。质轻而韧,不易折断,切断面类白色,有许多细孔,似海绵状。有的可见淡黄色的花序。气微,味淡。

炮制清水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南京民间药草》:通利小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假鹰爪根

    药材名称假鹰爪根拼音Jiǎ Yīnɡ Zhǎo Gēn别名爪芋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s chinensis Lour.[D.cochinchinens

  • 薄荷

    《中国药典》:薄荷药材名称薄荷拼音Bò He英文名HERBA MENTHAE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

  • 葛藟叶

    药材名称葛藟叶拼音Gě Lě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flexuos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

  • 胡荽

    《中药大辞典》:胡荽药材名称胡荽拼音Hú Suī别名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

  • 寄马桩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马桩药材名称寄马桩拼音Jì Mǎ Zhuānɡ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来源百合科天冬属植物戈壁天门冬Asparagus gobicus N. Iran. ex

  • 蓝花绿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绿绒蒿药材名称蓝花绿绒蒿来源罂粟科蓝花绿绒蒿Meconopsis henrici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涩,微温。功能主治镇痛调经,活血散瘀。主治胃

  • 胡萝卜叶

    药材名称胡萝卜叶拼音Hú Luó Bo Yè英文名Daucus carota L.var. sati-ua Hoffm.别名胡萝卜英、胡萝卜缨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基生叶。拉丁植物动物矿

  • 林檎

    《中药大辞典》:林檎药材名称林檎拼音Lín Qín别名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

  • 奇蒿

    药材名称奇蒿拼音Qí Hāo别名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带花全草入药。8~9月花期采收,连根

  • 蜈蚣草根

    药材名称蜈蚣草根拼音Wú Gōn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根。原形态详"蜈蚣草"条。性味涩,温,有小毒。功能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