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樱额

樱额

《中药大辞典》:樱额

药材名称樱额

拼音Yīnɡ é

别名樱额梨、稠梨子(《盛京通志》),臭李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玛嘎(蒙名)。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果实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粗糙,多斑纹,暗褐色或黑色;嫩枝有短柔毛,暗褐色或淡灰绿色,有稀疏显着的皮孔;芽褐色,卵形。单叶互生;具柄,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厘米,宽2~6厘米,基部圆楔形或近圆形,先端急尖,边缘有细锐锯齿,下面有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总状花序,长10~15厘米,由15~24朵花组成,花序基部有叶片4~5;小花梗长0.5~1.5厘米,比萼筒长2~3倍;花萼5;花瓣5;雄蕊15~20;花柱比雄蕊为短。核果暗紫色或黑色,基部有宿存萼,核有皮状皱纹。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河岸,很少在林缘。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分6.4%。种子含油量38.79%。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原种稠李的叶或芽中含黄色挥发油(夏季含量最高),有抗生作用,1:8000~10000浓度于2~3分钟内可使小虫致死。此挥发油能降低触酶、过氧化氢酶、酪氨酸酶的活力,对黄嘌呤脱氢酶、酯酶等无影响。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涩,性温暖。"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补脾,止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樱额

药材名称樱额

拼音Yīnɡ é

英文名Fruit of Pubescent Bird Cherry

别名樱额梨、稠梨子、臭李子、玛嘎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盛京通志》:樱额梨,果形如野葡萄而稍小,色黑,味甘涩。屑为面,暑月调水服之,可以止泻。

2.《纲目拾遗》:樱额,果属也。产关东乌喇口外。其树丛生,果形如野黑葡萄而稍小,鲜实甚美,晒干为末,可以致远。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叶稠李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dus racemosa(Lam.)Gilib.var.pubescens(Regel et Tiling)Schneid.[Prunus padus L.var.pubescens Regel et Til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毛叶稠李 落叶乔木,高达8-10m。小枝红褐色或灰绿色,密被棕褐色长柔毛,老枝黑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1.5cm,密被棕色长柔毛,先端两侧各具一腺体;托叶线形,早落;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4-10cm,宽2-4.5cm,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棕褐色长柔毛,边缘为开展或贴生重锯齿,或为不规则近重锯齿,锯齿披针形。花两性;总状花序长7-10cm,基部常有2-3小叶,并密被褐色长柔毛;萼筒钟状,比萼片稍长;萼片5,三角状卵形,边缘带腺细锯齿;花瓣5,白色,基部楔形,有短爪;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排成不规则2轮;雄蕊1,柱头盘状。核果卵球形,先端有尖头,直径8-10mm,红褐色至黑色;核有皮状褶皱。花期4-5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900m的山坡林中、山谷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及河南等地。

性状果实呈类球形或卵球状,直径4-8mm,表面褐色。果肉内有果核1枚,质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皱纹,种仁淡黄色,富油质。气微,味甜、微涩。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分,种子含油量38.79%,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抗生作用:原种稠李 Prunus padus L.的叶或芽中含黄色挥发油(夏季含量最高),有抗生作用,1∶8000-10000浓度于2-3分钟内可使小虫(Coleps)致死。此挥发油能降低触酶、过氧化氢酶、酪氨酸酶的活力,对黄嘌吟脱氢酶、酯酶等无影响。

性味甘、涩;温暖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主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补脾,止泄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井底泥

    《中药大辞典》:井底泥药材名称井底泥拼音Jǐnɡ Dǐ Ní别名井底沙(《证类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性味寒。①《证类本草》:"至冷。"②

  • 泽泻叶

    《中药大辞典》:泽泻叶药材名称泽泻叶拼音Zé Xiè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泽泻"条。化学成分含少量维生素C(

  • 八节毛

    药材名称八节毛来源锉石鳖科锉石鳖属动物函馆锉石鳖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 Pilsbry,以全虫入药。夏秋捕捉,微火烘干或晒干。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

  • 狐肠

    《中药大辞典》:狐肠药材名称狐肠拼音Hú Chánɡ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肠。功能主治《陆川本草》:"止痛。治心胃气痛。"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1~

  • 鹧鸪

    《中药大辞典》:鹧鸪药材名称鹧鸪拼音Zhè Gū别名越雉(《禽经》),越鸟(《医林纂要》)。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肉或全体。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短,雄者黑色;雌者上嘴角色,下

  • 岗柃叶

    药材名称岗柃叶拼音Gǎnɡ Lí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岗柃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groffzi 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岗柃灌木或小乔木,高

  • 黑升麻

    药材名称黑升麻拼音Hēi Shēnɡ M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糙叶斑鸠菊的根。秋季采集。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00厘米,密被柔毛,少分枝,叶互生,有短柄;椭圆状披针形

  • 蜂蜜树

    药材名称蜂蜜树别名蜂糖树、大灰果、白杖木、米团花、山蜂蜜、渍糖花来源唇形科蜂蜜树Leucosceptrum canum Smith,以叶、皮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

  • 百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药材名称百蕊草拼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 糖荠

    药材名称糖荠别名浅波缘糖荠、小花糖荠、苦葶苈[山东]、筛子底来源十字花科糖荠属植物桂竹香糖荠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以全草或种子入药。花盛期割取全草,晒干。或于果实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