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杉木根

杉木根

《中药大辞典》:杉木根

药材名称杉木根

拼音Shā Mù Gēn

别名杉树根(《四川中药志》)。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杉科植物根皮。全年可采,剥取根皮,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辛,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淋病,疝气,痧秽腹痛转筋,关节炎,跌打损伤,疥癣。

①《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气痛,心腹胀肿,气喘。"

②《四川中药志》:"治疝气痛,霍乱转筋,及敷金疮、疥癣。"

③《广西药植名录》:"利尿,治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四川中药志》:"无寒邪冷气者忌用。"

复方治关节炎,跌打损伤:杉根皮(鲜)适量,白酒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杉木根

药材名称杉木根

拼音Shā Mù Gēn

别名杉树根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杉木的根和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Pinus lanceolata Lam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围达2.5-3m。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条状披针形,革质,微弯,坚硬,长2-6cm,边缘有细齿,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粉气孔带。雌雄同株;雄球花圆锥状,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4个集生枝顶,卵圆形,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珠鳞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长2.5-5m,径3-4cm,苞鳞三角状宽卵形,宿存。种子长卵形,扁平,长6-8mm,宽约5mm,暗褐色,两侧有窄翅。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生境分部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

化学成分含游离氨基酸,甾体化合物,脂肪酸和维生素C。

性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止痛;理伤接骨。主风湿痹痛;胃痛;疝气痛;淋病;白带;血瘀崩漏;痔疮;骨折;脱臼;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四川中药志》:无寒邪冷气者忌用。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气痛,心腹胀肿,气喘。

2.《四川中药志》:治疝气痛,霍乱转筋,及敷金疮、疥癣。

3.《广西药植名录》:利尿,治白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甘露子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

  • 红丹参

    药材名称红丹参拼音Hónɡ Dān Shēn别名紫丹参、大木帮、红秦艽、松林丹参、马蹄叶红仙茅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橙色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aerea Levl.采收和储

  • 车螯

    《中药大辞典》:车螯药材名称车螯拼音Chē áo别名蜃(《周礼》),昌娥(《外科精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产软体动物车螯(帘蛤科文蛤的一种)的肉或壳。性味甘咸,寒。①《本草拾遗》:&

  • 赤石脂

    《中国药典》:赤石脂药材名称赤石脂拼音Chì Shí Zhī英文名HALLOYSITUM RUBRUM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 [Al4(Si4

  • 白鹅膏

    《中药大辞典》:白鹅膏药材名称白鹅膏拼音Bái é Gāo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 药材名称樟拼音Zhānɡ别名香樟、樟木、乌樟、油樟、香通、芳樟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木材、树皮、叶及果实入药。根、木材及树皮全年可采,

  • 桑叶

    《中国药典》:桑叶药材名称桑叶拼音Sānɡ Yè英文名FOLIUM MORI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 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状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

  • 刮筋板

    《全国中草药汇编》:刮筋板药材名称刮筋板拼音Guā Jīn Bǎn别名刮金板来源大戟科土沉香属植物草沉香Excoecaria acerifclia F. Did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苦

  • 松花粉

    《中国药典》:松花粉药材名称松花粉拼音Sōnɡ Huā Fěn英文名POLLEN PINI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

  • 北鹤虱

    药材名称北鹤虱拼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