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斑鸠木

斑鸠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木

药材名称斑鸠木

拼音Bān Jiū Mù

别名斑鸠菊、白花毛桃

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茄叶斑鸠Vernonia solanifolia Benth.,以入药。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切片晒干;叶秋季采。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润肺止咳。

根:咽喉肿痛,肺结核咳嗽,咯血。

叶: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斑鸠木

药材名称斑鸠木

拼音Bān Jiū Mù

别名月中风、空心癍麻(《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白沉沙、硬骨过山龙(《广西药植名录》),咸虾花(《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茄叶斑鸠全草。春、夏、秋季均可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蔓状藤本,长达6米。茎直立,圆形,基部木质,节间长;枝密被棕色的短绒毛。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7厘米,宽4~7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浑圆或有时心形,边缘具波纹,上面绿色,密被短毛,下面密被柔毛或绵毛。头状花序有花约10,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小,紫色,基部有叶;总苞片卵形,被绵毛。瘦果4~5棱,秃净或被微毛;冠毛淡黄色。花期冬季末。

生境分部生于山溪边潮湿地。分布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①《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祛风湿,止痒。治产后风湿骨痛,皮肤痕痒。"

②《广西药植名录》:"全草:治痧气,肚痛,肠炎。"

复方①治风湿:㈠月中风叶,煲水洗患处。㈡月中风根一两。浸酒一斤,随量饮。(《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②治皮肤痕痒:月中风梗一斤,煲水四斤,加醋少许,洗患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斑鸠木

药材名称斑鸠木

拼音Bān Jiū Mù

英文名Herb of Nightshadeleaf ironweed

别名月中风、空心癍麻、白沉沙、硬骨过山龙、威虾花、夜牵牛、白花毛桃、大过山龙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旬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茄叶斑鸠菊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solanifolia Benth.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茄叶斑鸠菊 直立藤状灌木或上乔,高8-12m。枝开展或有时攀援,圆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或绵毛。叶互生;具短柄,粗壮,长1-2cm,有密绒毛;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6cm,宽4-9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或有疏钝齿,侧脉7-9对,细脉稍平行,网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密被贴生短毛,下面浅绿,密被淡黄棕色柔毛或曲柔毛。头状花序多数,径5-6mm,在叶腋叶枝端排成复伞房序;花序梗长4-6mm,密绒毛;总苞半球形,直径6-8mm,总苞片4-5层,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6mm,先端极钝,外面被密绒毛;花托平,具小窝孔;花冠管状,粉红色或淡紫色,长约6mm,管部细。瘦果4-5棱,无毛,稍扁平,长2-2.5mm;冠毛淡黄色,2层,外层极短,糙毛状,长约8mm。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谷疏林中或林缘,或攀援于乔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祛风止痒。主咽喉肿痛;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胃肠炎;风湿痹痛;外伤出血;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叶、茎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风湿: 一、月中风叶,煲水洗患处。二、月中风根一两。浸酒一斤, 随量饮。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②治皮肤痕痒: 月中风梗一斤,煲水四斤,加醋少许,洗患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各家论述《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祛风湿,止痒。 治产后风湿骨痛,皮肤痕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卵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卵叶鳞始蕨拼音Luǎn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Ovate-leaf Lindsaea别名金花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卵叶鳞始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多穗石柯叶

    《中药大辞典》:多穗石柯叶药材名称多穗石柯叶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Yè别名甜茶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柯的叶。春、夏采收。原形态

  • 小一支箭

    药材名称小一支箭别名牛尾一支箭来源菊科小一支箭Ainsliaea spicata Vanio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涩、苦,寒。功能主治消炎,杀菌,利尿,杀虫。主治阿米巴痢疾,喉炎,脚气

  • 水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茴香药材名称水茴香拼音Shuǐ Huí Xiānɡ别名水薄荷、水八角、水波香、皱叶石龙尾来源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大叶石龙尾Limnophila rugosa (Roth)

  • 黑大豆皮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皮药材名称黑大豆皮拼音Hēi Dà Dòu Pí别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

  • 杧果钉

    药材名称杧果钉拼音Mánɡ Guǒ Dìnɡ别名刺果苏木来源豆科杧果钉Caesalpinia cris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台湾。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瘀止痛,

  • 鸡内金

    《中国药典》:鸡内金药材名称鸡内金拼音Jī Nèi Jīn别名鸡肫皮来源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

  • 连香树果

    药材名称连香树果拼音Lián Xiānɡ Shù Guǒ别名芭蕉香清、山白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

  • 倒吊笔

    药材名称倒吊笔拼音Dǎo Diào Bǐ别名九龙木、墨柱根、章表根、苦常、土北芪、枝桐木、猪松木、细姑木、刀柄来源夹竹桃科倒吊笔属植物倒吊笔Wrightia pubescens R. Bro

  • 三叶委陵菜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别名三爪金、地蜘蛛(《贵州草药》),三片风、软梗蛇扭、三张叶、地风子、白里金梅、烂苦春、独立金蛋、三叶蛇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