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擘蓝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

拼音Bò Lán

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

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魁在土上,为异耳。"所述特征与球茎甘蓝一致。《纲目拾遗》"茄连"条引《延绥镇志》载:"叶如兰草而肥厚,种之畦塍,根圆大类葵,露出土外,开黄花,京师谓之撇兰。"所述亦似本品。《植物名实图考》在"甘蓝"条中云:"《农政全书》:北人谓之擘蓝。按此即今北地撇蓝,很大有十数厅者,生食、酱食,不宜烹饪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茎、叶片和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aulorapa Pasq.

采收和储藏:4-7月播种者,夏、秋季采,9月播种者,冬、春季采。

原形态球茎甘蓝二年生草本。植株光滑无毛,具白粉。第1年生茎短缩,近地面部分逐渐膨大成肉质球状体或扁球体,直径5-12cm,表面蓝绿色,光滑无毛,常有白粉,也有带紫色的,内面肉质的部分为乳白色,微有辛辣味。叶片集生于球茎的顶部,具长柄;叶片卵圆形至长圆形,长10-25cm,叶片基部两侧有1-2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牙齿;第2年生茎伸长,高30-80cm,茎生叶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8-11cm,宽2-4cm,叶缘具疏齿,或凹波状,基部渐狭呈翅状,无柄,但不抱茎。总状花序生枝顶,开花后花序轴渐延伸,花大,排列疏松;萼片4,宽披针形,光滑无毛,直立,外侧2枚较大,基部略呈囊状,内侧2枚较小;花瓣乳黄色,长倒卵形,长1.8-2cm,基部具爪,约1cm长;雄蕊6,外侧2枚稍短,长雄蕊长1.3cm,短雄蕊长1c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不明显,柱头头状。长角果长圆形,先端具短椽。种子球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供蔬食。

化学成分球茎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

性味甘;辛;凉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解毒。主脾虚水肿;小便淋浊;大肠下血;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生食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吹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荆果

    《中药大辞典》:紫荆果药材名称紫荆果拼音Zǐ Jīnɡ Guǒ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功能主治治咳及孕妇心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摘录《中

  • 麻黄

    《中国药典》:麻黄药材名称麻黄拼音Má Huánɡ英文名HERBA EPHEDRAE别名色道麻、结力根[蒙古]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

  • 黄花岩松

    药材名称黄花岩松别名玉蝴蝶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黄花岩松Sedum leucocarpum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消炎。用于肝炎;外用治中耳炎,烧烫伤。

  • 中华绣线梅

    药材名称中华绣线梅拼音Zhōnɡ Huá Xiù Xiàn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sinensis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

  • 旋鸡尾

    《中药大辞典》:旋鸡尾药材名称旋鸡尾拼音Xuán Jī Wěi别名线鸡尾、七星草(《草木便方》),剑刀草、剑刀蕨、连贴草、七星剑、毛连草(《广西中兽医药植》),七星凤尾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柴厚朴

    药材名称柴厚朴拼音Chái Hòu Pò别名土厚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四川木莲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szechuanica Hu.采收和储藏:夏季剥取树皮,晾干或炕干

  • 降香

    《中国药典》:降香药材名称降香拼音Jiànɡ Xiānɡ英文名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

  • 胡萝卜子

    《中药大辞典》:胡萝卜子药材名称胡萝卜子拼音Hú Luó Bo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果实。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全草拨起或摘取果枝,打下果实,除净杂质,晒干。化

  • 核桃楸果仁

    药材名称核桃楸果仁拼音Hé Tɑo Qiū Guǒ Rén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种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J.stenocarpa M

  • 红毛野海棠

    药材名称红毛野海棠拼音Hónɡ Máo Yě Hǎi Tánɡ别名山红活麻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红毛野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tuberculata (Guill.) 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