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掐不齐

掐不齐

《中药大辞典》:掐不齐

药材名称掐不齐

拼音Qiā Bù Qí

出处《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全草

原形态小灌木,高50~100厘米。枝条四散,小枝纤弱,有条纹,被有绒毛。托叶呈硬毛状,宿存;3出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1~1.5厘米,阔7~9毫米,先端钝,有短尖,基部圆形,边缘微卷,背面有伏贴白毛,近革质。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柄细,毛发状;苞片披针形;花小,开展;花萼钟形,5深裂,裂片披针形;花冠蝶形,白色或微呈黄色,旗瓣宽大,基部有紫斑,较龙骨瓣为短;雄蕊10,2体;子房上位,花柱内曲,柱头小,顶生。荚果圆形,长常不超出萼片。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山坡丛林中。分布我国南部、中部及华北等地。

功能主治①《江苏药材志》:"治疟疾。"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治中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掐不齐

药材名称掐不齐

拼音Qiā Bù Qí

英文名Herb of Virgate Lespedeza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virgata(Thunb.)DC.[Hedysarum virgatum Thunb.]

采收和储藏:政季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细梗胡枝子小灌木,高50-100cm。三出复叶,互生;小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5-15mm,宽4-9mm,先瑞圆,具短尖,基部圆形,上面光滑无毛,下面疏被白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疏生,总花梗长于叶;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小形;花萼杯状,5裂,裂片狭披针形,外具白色柔毛;蝶形花冠,黄白色,旗瓣基部有紫斑,长约6mm,翼瓣较短,龙骨瓣长于旗瓣或近等长。荚果短椭圆形,有网脉。种子1颗。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200m的路旁山坡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河北、山西、陕西、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长圆柱形,具分枝,长10-30cm,表面淡黄棕色,具细纵皱纹,皮孔呈点状或横向延长疤状。茎圆柱形,较细,长约50cm,多分枝或丛生,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木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片狭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2.5cm,宽0.5-1.5cm,先端圆钝,稍具短尖,全缘,绿色或绿褐色,上面近无毛或被平伏短毛,背面毛较密集。有时可见腋生的总状花序,总花梗长4-15cm,花梗无关节,花萼杯状,长约4.5mm,被疏毛,花冠蝶形。荚果斜倒卵形。气微、味谈,具豆腥气。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排列整齐的木栓细胞组成。皮部狭窄。韧皮部细胞呈压缩状。木质部宽广,细胞壁厚,木化,中央可见髓部。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2g,用乙醇10ml浸泡1h,滤过,将滤液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溶液显黄绿色荧光;将溶液加入少许镁粉,滴加浓盐酸2-3滴,溶液显橙红色。(检查黄酮类成分)

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暑利尿;截疟。主中暑;小便不利;疟疾;感冒;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江苏药材志》:治疟疾。

2. 苏医《中草药手册》:治中暑。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莓叶委陵菜

    药材名称莓叶委陵菜拼音Méi Yè Wěi Línɡ Cài英文名Radix Potentillae Fragarioidis别名雉子筵、满山红、毛猴子、菜飘子

  • 水接骨丹

    药材名称水接骨丹拼音Shuǐ Jiē Gǔ Dān别名水窝窝、九牛造接骨丹(《陕西中草药》),地母怀胎草、水丁香、通经草,水兰花、菜子灵(《云南中草药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

  • 大黄

    《中国药典》:大黄药材名称大黄拼音Dài Huánɡ英文名RADIX ET RHIZOMA RHEI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

  • 卷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毛婆婆纳药材名称卷毛婆婆纳别名邓木扯[藏名]来源玄参科卷毛婆婆纳Veronica teucri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新疆北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玉蜀黍根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根药材名称玉蜀黍根拼音Yù Shǔ Shǔ Gēn别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

  • 小狼毒

    药材名称小狼毒别名细狗闹花、大萝卜、鸡肠狼毒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小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以根入药。春秋采根,洗净切片,炒干或焙至黄褐色;或切片晒至半干,加陈

  • 两色鳞毛蕨

    药材名称两色鳞毛蕨拼音Liǎnɡ Sè Lín Máo Jué英文名Bisset Wood Fern别名两色耳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

  • 豪猪肚

    《中药大辞典》:豪猪肚药材名称豪猪肚拼音Háo Zhū D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胃。性味①《纲目》:"寒,无毒。"②姚可成《食物本草》:"甘,

  • 普贤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普贤菜药材名称普贤菜别名大叶碎米荠、丘乳巴、石格菜来源十字花科普贤菜Cardamine macrophyll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消肿,补

  • 鮠鱼

    《中药大辞典》:鮠鱼药材名称鮠鱼拼音Wéi Yú别名魾、鳠(《尔雅》),魤(《本草拾遗》),懒鱼(《本草图经》),蛔鱼、蜾鱼(《纲目》),白戟鱼(姚可成《食物本草》),阔口鱼(《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