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指甲兰

指甲兰

药材名称指甲兰

拼音Zhī Jiɑ Lán

别名枫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短茎萼脊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irea subparishii (Tsi)E. A. Chr. [Hygrochilus subparishii Ts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

原形态短茎萼脊兰,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茎短而斜上,被对褶叶基所包围,下部丛生气生根。气生根粗壮而长,弯曲,白色,无毛。叶3-5枚,2列,稍肉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3.5cm,先端钝或斜而2浅裂,基部收窄抱茎,具线缝状关节,中脉明显。花茎1-4个,生于茎基部叶腋;总状花序长5-17cm,疏生花4-10余朵;花苞片卵圆形,长7-12mm,宽3-9mm,先端钝圆;花淡黄绿色;萼片和花瓣近相似,长椭圆形,长18-20mm,最宽处宽7-9mm,稍肉质,开展,具脉7条,先端急尖,中萼片稍宽,侧萼片和花瓣较窄,萼片背面中助具脊状翅;唇瓣3裂,中裂片肉质,狭长圆形,长8-10mm,宽约2mm,从基部至先端具1枚高约1.5mm的褶片,侧裂片直立,半圆形边缘具微齿,距口处具1枚圆锥状胼胝体;距角状,长约1cm,稍弧形,向前伸;蕊柱长13-15mm,具蕊状翅,蕊喙伸长2裂,蕊喙柄先端扩大;粘盘圆形。蒴果长椭圆形,连柄长约7cm。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300-1100m的常绿阔叶林的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息风。主小儿惊风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桃南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南瓜药材名称桃南瓜拼音Táo Nán Guā别名金瓜、红南瓜、看瓜、吊瓜来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桃南瓜Cucurbita pepo L. var. akoda M

  • 奶浆木

    药材名称奶浆木拼音Nǎi Jiānɡ Mù别名牛舌子树、小木通、一母三样、一种三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异叶榕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heteromormorpha Hemsl.

  • 山矾花

    《中药大辞典》:山矾花药材名称山矾花拼音Shān Fán Huā出处《江西草药》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的花。性味性平,味苦辛。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复方治咳嗽、胸闷:山矾花三钱,陈皮二钱,菊花一钱。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

  • 麒麟尾

    《中药大辞典》:麒麟尾药材名称麒麟尾拼音Qí Lín Wěi别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

  • 舒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舒筋草药材名称舒筋草拼音Shū Jīn Cǎo别名伸筋草、石子藤、无病草、灯笼草、千金藤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石子藤石松Lycopodium casuarinoides Spri

  • 荔枝核

    《中国药典》:荔枝核药材名称荔枝核拼音Lì Zhī Hé英文名SEMEN LITCHI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

  • 天王七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药材名称天王七拼音Tiān Wánɡ Qī别名五转七、白暴七、鸡爪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根。秋末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

  • 车桑仔根

    药材名称车桑仔根拼音Chē Sānɡ Zǎi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复方①治牙痛:车桑仔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②治风毒流注:车桑仔干根一至二两

  • 老虎俐根皮

    药材名称老虎俐根皮拼音Láo Hǔ Lì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全缘火麻树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cnide sinuata(Bl.)Chew[Urtica s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