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拟进里香

拟进里香

药材名称拟进里香

拼音Nǐ Jìn Lǐ Xi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百里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proximus Serg.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百里香,半灌木。茎铺匐,圆柱形;花枝四棱形,密被下曲的柔毛,高2-8cm。叶片椭圆形,稀卵圆形,花枝上的叶大多数长8-12mm,宽3-5mm,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具不明显的小锯齿,腺点在下面明显。花序头状或稍伸长;苞片卵圆形或宽卵圆形,无柄;花梗长1-4mm,密被向下弯的柔毛;花萼钟形,长3.5-4.5mm,下部被疏柔毛,上部无毛,上唇齿三角形,被缘毛;花冠长约7mm,外被短柔毛;雄蕊稍外伸;花柱先端2浅裂。花期7-8月。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和中祛湿。主感冒;头痛;肺热咳喘;消化不良;胃痛;腹痛吐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儿屎果

    药材名称猫儿屎果拼音Māo ér Shǐ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矮杞树的果实。秋季成热时采摘,晒干。性味①《贵州草药》:"甘辛,平。"②《陕西中草药》:&

  • 向日葵

    药材名称向日葵拼音Xiànɡ Rì Kuí别名葵花、向阳花、望日葵、朝阳花、转日莲来源菊科向日葵属植物向日葵Heliantus annuus L.,以花序托(花盘)、根、

  • 两广瘤足蕨

    药材名称两广瘤足蕨拼音Liǎnɡ Guǎ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两广瘤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liankwangensis Ching[P

  • 寸金草

    《中药大辞典》:寸金草药材名称寸金草拼音Cùn Jīn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3厘米。根丛生,长约10~12

  • 鼋胆

    《中药大辞典》:鼋胆药材名称鼋胆拼音Yuán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鼋甲"条。性味《纲目》:"苦,寒,有毒。"

  • 鹤虱风

    《中药大辞典》:鹤虱风药材名称鹤虱风拼音Hè Shī Fēnɡ别名野萝卜(《分类草药性》),山萝卜(《中国药植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全草。6~8月开花时采收,晒

  • 丽子藤

    药材名称丽子藤拼音Lì Zǐ Ténɡ英文名root of Yunan Dregea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

  • 鹅内金

    《中药大辞典》:鹅内金药材名称鹅内金拼音é Nèi Jī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性状干燥的鹅内

  • 薄荷露

    《中药大辞典》:薄荷露药材名称薄荷露拼音Bò He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鲜茎叶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凉,无毒。"功

  • 野苦荬菜

    药材名称野苦荬菜别名苦荬菜[江苏.福建]、秋苦荬菜、墓头回[江苏]、牛舌菜、稀须菜、盘儿草、山林水火草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野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Ste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