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拐棍竹

拐棍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棍竹

药材名称拐棍竹

别名竹叶、华桔草、华桔竹叶

来源禾本科拐棍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以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解渴利尿。主治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少,色黄。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拐棍竹

药材名称拐棍竹

拼音Guǎi Gùn Zhú

别名竹叶竹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箭竹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rgeria spathace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摘嫩叶,晾干。

原形态箭竹 植株呈灌木状。地下茎为单轴型。竿高l-4m,节间长4-7cm,粗1.2-3mm,棕紫色,每节簇生多数小枝。叶鞘在每一具叶小枝上为少数乃至数枚,长2-3cm,无毛,常为棕红色,最上1枚常干鞘口具繸毛;叶片长6-10cm,宽6-llmm,无毛,次脉3-4对,小横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2.5-4cm,密生偏于一侧的多数小穗,花序下托以数枚佛焰苞。因最上的苞片等长或超过花序,致使小穗从一侧外露;小穗长12-16mm,含2-4花,成熟时呈紫色或黄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400m的山坡林缘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解渴利尿。主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少色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山茶

    药材名称野山茶拼音Yě Shān Chá别名山茶花、茶花、红山茶花、四棱标。出处《滇南本草》的山茶花为西南红山茶和窄叶西南红山茶,这两种在云南各地分布甚广。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红山茶和窄叶西

  • 点腺过路黄

    药材名称点腺过路黄拼音Diǎn Xiàn Guò Lù Huánɡ别名女儿红、露天过路黄、露天金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点腺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hemsle

  • 岩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陀药材名称岩陀拼音Yán Tuó别名毛青红、九叶岩陀、毛七、毛头三七、血三七[云南]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

  • 拔毒草

    药材名称拔毒草拼音Bá Dú Cǎo别名筋骨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采收和储藏:2-

  • 尼泊尔鸢尾子

    药材名称尼泊尔鸢尾子拼音Ní Bó ěr Yuān Wě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dacora Wall.[I.nepalensis D.Den

  • 落花生油

    药材名称落花生油拼音Luò Huā Shēnɡ Yóu别名果油、花生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榨出之脂肪油。化学成分花生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

  • 羊胡髭草

    《中药大辞典》:羊胡髭草药材名称羊胡髭草拼音Yánɡ Hú Zī Cǎo别名羊毛胡子、羊胡子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披叶苔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

  • 松子仁

    药材名称松子仁拼音Sōnɡ Zǐ Ré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华山松、红松、马尾松的种仁。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润肺,滑肠。用于肺燥咳嗽,慢性便秘。用法用量2~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毛脉南蛇藤

    药材名称毛脉南蛇藤拼音Máo Mài Nán Shé Ténɡ别名猪粪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南蛇藤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var

  • 狭叶香茶菜

    药材名称狭叶香茶菜拼音Xiá Yè Xiānɡ Chá Cài英文名root of Narrow-leaf Rabdosin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狭叶香茶菜的根。拉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