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披针叶毛茛

披针叶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

药材名称披针叶毛茛

来源毛茛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四川。

性味辛,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发散风热。主治疮肿痒疹,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披针叶毛茛

药材名称披针叶毛茛

拼音Pī Zhēn Yè Máo Gèn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植物披针叶毛茛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amurensis Kom.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cm。匍匐茎伸长。根茎具节,节上簇生多数细长须根。茎直立,单一或稍分枝,中空,贴生短毛,叶茎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15cm,宽3-6mm,全缘,,先端急尖,有钝头,下部渐狭,基部成宽鞘状抱茎,两面贴生短毛。花两性,通常单生茎顶,稀2-数朵,直径1.5-2.5cm;花梗长6-11cm,被毛;萼片5,卵圆形,长约8-11mm,宽5-8mm,黄色,基部有短爪,蜜槽成杯状袋穴;雄蕊多数,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长约1mm;花托长圆形,无毛;心皮多数。瘦果卵球形,两面膨凸,长约2mm,宽约1.2mm,背肋明显,喙长约0.5mm。花、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甸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

性状全草长40-60cm。茎中空,有紧贴短柔毛。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黄绿色,长3-15cm,宽3-6mm,先端渐变狭,基部渐狭,又稍变宽成膜质鞘,两面有紧贴柔毛,下面毛较密。花单个顶生;萼片5,卵形,外有柔毛;花瓣5,倒卵形,棕黄色。聚合果卵球形,直径约6mm;瘦果卵球形,两面膨起,长约2mm,大多无毛。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性微寒;小毒

功能主治发散风热;止痛。主风疹瘙痒;疮痈肿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龙牙

    药材名称刺龙牙拼音Cì Lónɡ Yá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elata(Miq.)Seem.[Dimor-

  • 刷把草

    《中药大辞典》:刷把草药材名称刷把草拼音Shuā Bǎ Cǎ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柳叶莱科植物喜马拉雅柳叶菜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高可达60厘米,有分枝。主根粗短,须根细。茎圆柱形,中空,绿色,

  • 橙子

    《中药大辞典》:橙子药材名称橙子拼音Chénɡ Zi别名橙(《上林赋》),黄橙(张籍),金橙(苏轼),金球、鹄壳(《纲目》)。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

  • 车桑仔

    药材名称车桑仔拼音Chē Sānɡ Zǎi别名山杨柳、油明子、炒米柴、野碧桃、夜闹子、狗闹子、山枝莲、溪柳、毛乳、石故纸、白石楝、坡柳来源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L.) Jacq

  • 乌龙摆尾

    《中药大辞典》:乌龙摆尾药材名称乌龙摆尾拼音Wū Lónɡ Bǎi Wěi别名蛇乌苞、黑乌苞、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山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湖南药物志》来

  • 石上开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上开花药材名称石上开花拼音Shí Shànɡ Kāi Huā别名岩莲花来源景天科石上开花Sedum tetractinum Froderstr.,以全草入药。

  • 藏三七

    药材名称藏三七拼音Cánɡ Sān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假人参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pseudonginseng Wall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块根,除去细根及泥土,晒干或烘

  • 鸡爪芋

    药材名称鸡爪芋拼音Jī Zhuǎ Yù别名鞋板芋、南星头、南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疣柄磨芋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rphophallus virosus N.E.Browu采收和储藏

  • 新疆雪莲

    药材名称新疆雪莲别名雪荷、塔格来依力斯[维语]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r. ex Maxim.,以全草入药。夏季开花时采收,阴干。性

  • 鹿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仙草药材名称鹿仙草别名蛇菇来源蛇菰科蛇菰属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的全草。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壮阳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