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扭鞘香茅

扭鞘香茅

药材名称扭鞘香茅

拼音Niǔ Qiào Xiānɡ Máo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 tortilis(Presl)A.Camus[Amthistiria tortilis Pres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扭鞘香茅 多年生草本。有细韧的须根。秆直立,高50-120cm,节有白色微小毛茸。叶鞘无毛,基部鞘多破裂反卷,呈现棕红色;叶片线形,长30-50cm,宽4-6mm。总状花序成对由舟形佛焰苞中伸出,组成大而密集的假圆锥花序,长25-35cm,总状花序长8-18mm,红棕色或紫色,佛焰苞长12-15mm;小穗成对着生,在基部有1-2个同性对(同为雄性或中性),均无毛,在上部各节的小穗则为异性对(为两性的无柄小穗和雄性与中性的有柄小穗);无柄的小穗长圆状被针形,长3.5-5mm,基盘有微毛,有1膝曲的芒,芒长10-15mm,有2枚几等长的颖;第1外稃膜质,长圆形,第2外稃狭窄,2裂,裂处伸出芒,内稃小或不存在;有柄小穗3.5-5mm,无芒,小穗柄通常被长0.5-1mm的白色柔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以至西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长50-120cm,节部被白粉状微小毛茸。叶线形,长30-50cm,宽4-6mm,上面基部有细小毛茸:叶鞘无无,叶舌长2-5mm。先端钝圆。无毛,有香气

性味辛;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行气和胃。主风热感冒;胸腹胀满;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酒浸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风寒草

    药材名称风寒草拼音Fēnɡ Hán Cǎo别名临时救、过路黄、小过路黄、胡氏排草、对生黄花叶、小风寒、红头绳、黄花珠、九莲灯、大疮药、爬地黄黄出处清代《植物名实图考》隰草类载有"临时救",云:"&he

  • 一颗血

    《中药大辞典》:一颗血药材名称一颗血拼音Yì Kē Xu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金雀花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细小,匍匐,节处生根,须根上有根瘤。3出复叶,叶

  • 戟形石韦

    药材名称戟形石韦别名大叶下红、叶下红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戟形石韦Pyrrosia hastata (Thunb.) 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止血,祛痰。主治跌损失血

  • 阴香

    药材名称阴香拼音Yīn Xiānɡ别名山玉桂、桂树、八角、山桂枝、连粘树、土山肉桂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Nees)Blume,以树皮、根皮、叶、枝入药。夏秋采

  • 屈头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屈头鸡药材名称屈头鸡别名树屈头鸡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屈头鸡Capparis versicolor Griff.[C. Koi Merr. et Chum],以根及果实入药。秋季采

  • 鸡子壳

    《中药大辞典》:鸡子壳药材名称鸡子壳拼音Jī Zǐ Ké别名鸡卵壳(《医学入门》),混沌池、凤凰蜕(《纲目》),混沌皮(《医林纂要》),鸡子蜕(《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

  • 兰屿肉豆蔻

    药材名称兰屿肉豆蔻拼音Lán Yǔ Ròu Dòu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肉豆蔻科植物台湾肉豆蔻的种仁和假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stica cagayanensin Merr.采收和储藏:

  • 菰根

    《中药大辞典》:菰根药材名称菰根拼音Gū Gēn别名苽封(《淮南子》),菰蒋根(《补缺肘后方》)。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的根茎及根。性味甘,寒。①《养生要集》:"味甘,平。&q

  • 牛儿藤

    药材名称牛儿藤拼音Niú ér Ténɡ别名大鸭公藤、石萝藤、石蔓藤、大叶甜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黄背勾儿茶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flavescens(Wall.

  • 乌柳

    药材名称乌柳拼音Wū Liǔ别名乌柳根、小红柳来源杨柳科乌柳Salix microstachya Turcz.,以侧根及须根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