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扁果

扁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果

药材名称扁果

来源漆树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以皮、果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皮:苦、涩,凉。

果:酸、涩,凉。

功能主治消炎,收敛,舒筋活血。主治扁桃腺炎,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腹泻。

用法用量皮3~5钱,果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扁果

药材名称扁果

拼音Biǎn Guǒ

别名荔枝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三叶漆的树皮、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thia peniculata(Wall.exG.Don)C.Y.Wu et T.L.Ming[Rhus peniculata Wall.ex G.Don]

采收和储藏:树皮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晒干;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三叶漆 灌木或小乔木,高2-6m。小枝圆柱形,无毛,疏生小皮孔。掌状3小叶。叶柄长2.5-4cm,无毛,上面具槽;小叶通常无柄,椭圆形或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通常最宽处在叶的中上部,侧生小叶长3-7cm,宽1.5-3cm,顶生小叶长6-11cm,宽2-4cm,先端钝,具小尖头,基部阔楔形,全缘或略成浅波状;侧脉两面突起,网脉在叶面突起。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宽大,被黄色微柔毛,长12-20cm,多分枝,总梗及分枝纤细,下倾;花小,杂性;苞片小,钻形;花淡黄色,花梗短,长约1mm;花萼4-5裂,裂片卵圆形,长约0.5mm;花瓣4-5,椭圆形,长约1.5mm,宽约0.8mm;花丝细线形,长约0.5mm,花药卵圆形,长约0.3mm;花盘10裂,无毛;子房球形,径0.5-0.8mm,花柱3,分离,近顶生,不等长,细线形,柱头头状。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约4mm,外果皮橙红色,具光泽,与中果皮分离,中果皮暗红色胶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500m的稀树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皮: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咽喉肿痛;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药材名称李拼音Lǐ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性味根:苦,寒。种仁:苦,平。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

  • 白皮柯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柯药材名称白皮柯拼音Bái Pí Kē别名滇白栎、野槟榔来源壳斗科白皮柯Lithocarpus dealbatus Rehd.,以花序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

  • 桑芽茶

    药材名称桑芽茶拼音Sānɡ Yá Chá来源槭树科茶条槭Acer theiferum Fang,以幼芽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散风热,清头目。主治风热头胀。用

  • 止痢蒿

    药材名称止痢蒿拼音Zhǐ Lì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弯花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campylantha Diels采收和储藏:处长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弯花筋骨草

  • 痰药

    药材名称痰药别名野杜仲[湖北]、四棱子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和肉花卫矛E. carnosus Hemsl.,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山苏子根

    药材名称山苏子根拼音Shān Sū Zǐ Gēn别名丁黄草、大丁草、苏木账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叶糙苏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aximowiczii Regel[P.umb

  • 地仙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仙桃药材名称地仙桃拼音Dì Xiān Táo别名小紫草、墨飞、猫舌头草来源紫草科紫草属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DC.,以果实

  • 独脚乌桕叶

    药材名称独脚乌桕叶拼音Dú Jiǎo Wū Jiù Yè出处《广东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叶。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拔毒,消肿。治痈疮,瘭疽,足底石硬。用法

  • 三月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月花药材名称三月花别名报春花、华紫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三月花Primula sinopurpurea Balf. f.,以根或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红河。性味麻、微苦,微温。功能主

  • 参条

    药材名称参条拼音Shēn Tiáo英文名Panax ginseng C.A.Mey别名人参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ginseng C.A.M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