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广玉兰

广玉兰

药材名称广玉兰

拼音Guǎnɡ Yù Lán

别名荷花玉兰、洋玉兰、百花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荷花的花和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术开放的花蕾,白天曝晒,晚上发汗,五成平时,堆放1-2d,再晒至全干。树皮随时可采。

原形态荷花玉兰,常绿大乔木,高20-30m。树皮淡褐色或灰色,薄鳞片状开裂。枝与芽有锈色细毛。叶互生;叶柄长1.5-4cm,被褐色短柔毛;托叶与叶柄分离,无托叶良;叶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20cm,宽4-10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锈色细毛,侧脉8-9对。花芳香,白色,呈杯状,直径15-20cm,开时形如荷花;花梗精壮具茸毛;花被9-12,倒卵形,厚肉质;雄蕊多数,长约2cm,花丝扁平,紫色,花药向内,药隔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椭圆形,密被长绒毛,心皮卵形,长1-1.5cm,花柱呈卷曲状。聚合果圆柱状长圆形或卵形,密被褐色或灰黄色绒毛,果先端具长喙。种子椭圆形或卵形,侧扁,长约1.4cm,宽约6mm。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潮湿温暖的地区。原产北美洲东南部。

资源分布:现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广为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为亚热带树种,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引种栽培,生长良好。喜光、较耐寒,适于深厚、肥沃、湿润之地。具有较强的抗毒能力,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均有一定的吸抗力,也耐烟尘。

栽培技术 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

田间管理 抗风力弱,应防风。栽植时根际多加肥土,夏季应施粪水1-2次。

病虫害防治 有山茶白藻病,可喷波尔多液防治。

性状性状鉴别 花蕾圆锥形,长3.5-7cm,基部直径1.5-3cm,淡紫色或紫褐色。花被片9-12片,宽倒卵形,白质较厚,内层呈荷瓣状。雄蕊多数,花丝宽,较长,花药黄棕色条形。心皮多数,密生长绒毛。花梗长0.5-2cm,节明显。质硬,易折断。气香,味淡。

化学成分叶含小白菊内酯(partheflolide),过氧木香烯内酯(peroxycostunolide),过氧小白菊内酯(peroxyparthenolide),广玉兰内酯(magnograndiolide),二环氧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 diepoxide),买兰坡木兰内酯(melanpomagnolide)A,B,番荔枝碱(anonaine)和鹅掌揪碱(liriodenine)。

木部含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白栝楼碱(candicine),广玉兰立定甙(magnolidin)广玉兰赖宁甙(magnolenin),广玉兰西丁甙(magnosidin),丁香甙(syringin),无梗五加甙(acanthoside)B,广玉兰赖宁甙C,单氧甲基和厚朴酚(mono-O-methylhonokiol)。

根皮含木兰属内酯(magnolialide)。

种子含厚朴酚(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9l),3,5-二烯丙基-2-羟基-4-甲氧基联苯(3,5-diallyl-2-hydroxy-4-methoxybiphenyl,即单氧甲基和厚朴酚),种了油主要含十六、十八碳酸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此外,广玉兰还含4,10-二氧-7-香橙烯-6-酮(cyclocolorenone)。

药理作用1. 降压作用花蕾对麻醉或未麻醉动物均有缓慢的降压作用;树皮中所含木兰花碱2mg/kg静注后对麻醉猫立即出现降压作用,血压降低50%-60%,持续90-120min,对肾性高血压犬静注6mg/kg也有明显降压作用。

2.肌肉松弛及神经节阻断作用 树皮中所含木兰花碱具有箭毒样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这种作用可被澳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所拮抗。

3.其他作用 本品中酚性成分还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树皮中所含厚朴酚(magnolol)尚具有抗溃疡病作用,5-200mg/kg对大鼠水浸应激溃疡有显着的预防作用。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脘腹胀痛;呕吐腹泻;高血压;偏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花3-10g;树皮6-12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皮蛙

    药材名称粗皮蛙拼音Cū Pí Wā英文名toad别名癞皮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粗皮蛙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rugosa (schlegel).采收和储藏

  • 软蒺藜

    《中药大辞典》:软蒺藜药材名称软蒺藜拼音Ruǎn Jí Lí别名白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山

  • 天脚板

    《中药大辞典》:天脚板药材名称天脚板拼音Tiān Jiǎo Bǎn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珊瑚的叶。原形态桃叶珊瑚(《汝南圃史》),又名:植楠树(《质问本草》)。常绿灌木,茎高1~3米。

  • 芒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小米草拼音Mánɡ Xiáo Mǐ Cǎ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 土蜂子

    《中药大辞典》:土蜂子药材名称土蜂子拼音Tǔ Fēnɡ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土蜂科昆虫土蜂的幼虫。原形态原动物详"土蜂"条。性味甘。凉,有毒。①《日华子本草》:"凉,有

  • 五爪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爪风药材名称五爪风拼音Wǔ Zhǎo Fēnɡ别名五爪藤来源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络,行血止

  • 葱须

    《中药大辞典》: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①《别录》

  • 簕竹

    药材名称簕竹别名车角竹、车筒竹、刺竹、大竹、水簕竹、大簕麻竹、麻竹、簕楠竹来源禾本科簕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以竹叶、竹笋、竹茹入药。生境分部华南、西南。性味竹叶:甘

  •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药材名称虾须豆拼音Xiā Xū Dòu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原形态直

  • 山胡椒叶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叶药材名称山胡椒叶拼音Shān Hú Jiāo Yè别名见风消(《分类草药性》),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陕西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