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布朗耳蕨

布朗耳蕨

《中药大辞典》:布朗耳蕨

药材名称布朗耳蕨

拼音Bù Lǎnɡ ěr Jué

别名睬甲哈乌(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全草。8~9月采挖,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块状,横卧。叶柄短,长6~8厘米,有沟,褐棕色,与中轴密被鳞片;鳞片淡褐色乃至淡黄褐色;叶倒披针形,长40~60厘米,宽10~15厘米,下部羽片渐缩短,2次羽状分裂;羽片长披针形,长5~8厘米,宽2厘米;基部最宽;小羽片矩卵形,稍呈耳状,密接,边缘疏刺齿状,齿软,叶下、叶轴及中肋均被鳞毛;叶下灰绿色。孢子囊群小,不连接,位于近中肋处,子囊盖全缘,无毛。

生境分部生于高寒林下阴湿地及岩石缝中。分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涩,寒。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病毒发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治热毒发疹:布朗耳蕨配升麻荆芥防风,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布朗耳蕨

药材名称布朗耳蕨

拼音Bù Lǎnɡ ěr Jué

英文名Herb of Braun's Holly Fern

别名贯众、耳蕨贯众

出处出自《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布朗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braunii(Spenn.) Fee[Aspidium braunii Spen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挖出后除去叶柄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短而直立,与叶柄基部、叶轴密被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4-8cm,禾秆色;叶片坚革质,倒披针形,长25-40cm,宽10-15cm,下部渐缩狭,两面被纤维状鳞片,二回羽状;羽片18-25对,平展,披针形,中部的较大,长5-7cm,宽2-3cm,一回羽裂;小羽片近对生,镰状长圆形,基部上侧1片大,其余向上各片渐小,钝头有芒刺状小尖,边缘有芒刺,基部不对称,上缘截形与羽轴平行,下缘楔形下延成羽轴翅;中部以下羽片逐渐缩短,最下1对长约2cm;叶脉羽状,侧脉分叉达叶边。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小脉先端,每小羽片有2-4对;囊群盖棕色,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000m的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流感;乙脑;痄腮;鼻衄;崩漏;蛲虫病;头疮白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3g。外用:适量,研末调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蓟罂粟子

    药材名称蓟罂粟子拼音Jì Yīnɡ Sù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夏末果

  • 粟糠

    药材名称粟糠拼音Sù K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italicum L.]2.Se

  • 冰球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冰球子药材名称冰球子别名山慈姑、山兰来源兰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解毒

  • 柯树皮

    《中药大辞典》:柯树皮药材名称柯树皮拼音Kē Sh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柯树,又名:木奴树(《临海异物志》),石栎、青锡,栲树、稠树。常绿

  • 调羹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调羹树药材名称调羹树别名痄腮树来源山龙眼科调羹树Heliciopsis lobata (Merr.) Sleum.,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

  • 破头风

    药材名称破头风拼音Pò Tóu Fēnɡ别名云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henryi Oliv.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

  • 代代花枳壳

    药材名称代代花枳壳拼音Dài Dài Huā Zhǐ Ké英文名Bitter Orange Fruit别名代代、代代圆、苏枳壳。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

  • 麻滓

    药材名称麻滓拼音Má Zǐ别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籸(《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痈疽溃烂,亦可固

  • 凹裂毛麝香

    药材名称凹裂毛麝香拼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别名毛麝香、山薄荷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 蓍实

    《中药大辞典》:蓍实药材名称蓍实拼音Shī Shí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蓍的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性味①《本经》:"苦,平。"②《别录》:"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