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萹蓄

小萹蓄

《中药大辞典》:小萹蓄

药材名称小萹蓄

拼音Xiǎo Biǎn Xù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蓼科植物腋花蓼全株。开花时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匍伏状,多分枝,长15~30厘米;枝披散,柔弱,平滑或具白色略粗糙的线条,节间通常短于叶,叶小,互生,线形、狭矩圆形或稍匙形,长6~18毫米,宽2~5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成一短柄;托叶鞘膜质透明,边缘撕裂状。花极小,具短柄,1~3朵簇生于托叶鞘内;花被长不及2毫米,5深裂,裂片绿色,边缘白色;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原野、荒地、路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牌、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利屎通淋,化湿杀虫。治恶疮疥癣,阴蚀,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尿路感染和结石:小萹蓄,马先蒿瞿麦。煎服。

②治蛔虫上攻:小萹蓄配醋蒸服。

③治黄疸:小萹蓄配桂枝或苦荞叶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萹蓄

药材名称小萹蓄

拼音Xiǎo Biǎn Xù

别名姑巴草、扁竹、水米草、汗多草、黑鱼草、习见蓼、米子蓼、地茜、铁马齿苋、扁蓄、米碎草、小叶扁蓄、猪牙草、节节红、节节花、红节草、虱蓖草、糟麻草、地兔草、水扁蓄、细叶锅巴草、锅巴菜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腋花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lebeium R.Br·

采收和储藏:开花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匍伏状,多分枝,长15-30cm;枝披散,柔弱,平滑或具白色略粗糙的线条,节间通常短于叶。叶互生;无柄;托叶鞘膜质透明,边缘撕裂状;叶线狭长圆形或稍匙形,较小,长6-18mm,宽2-5mm,先端钝,基部渐狭成一短柄。花极小,具短柄,1-3朵簇生于托叶鞘内;花被长不及2mm,5深裂,裂片绿色,边缘白色;雄蕊5,中部以下与花被合生,较花被短;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花、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原野、荒地、路旁。

资源分布:我为长江以南各地,北至河北、陕西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腋花寥的花中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arabinoside)和芸香甙(quercetin 3-ruti-noxide)[1],还含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anol)和β-谷甾醇(β-谷甾醇(β-sitosterol)[2]。

性味苦;性凉

归经膀脱;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化湿杀虫。主热淋;石淋;黄疸;痢疾;恶疮疥癣;外阴湿痒;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鸠占叶

    药材名称斑鸠占叶拼音Bān Jiū Zhàn Yè别名战骨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黄毛豆腐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

  • 地羊鹊

    《中药大辞典》:地羊鹊药材名称地羊鹊拼音Dì Yánɡ Què别名斑鸠窝、三月黄花、酸米子、小花生藤(《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

  • 头发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发七药材名称头发七拼音Tóu Fɑ Qī别名黑丝草来源地衣类松萝科发属植物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u Rietz,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

  • 圣罗勒

    药材名称圣罗勒拼音Shènɡ Luó Lè别名神罗勒、九层塔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圣罗勒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sanct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圣罗勒,

  • 野丁香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药材名称野丁香拼音Yě Dīnɡ Xiānɡ别名历细(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花叶丁香的花蕾。5~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落叶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

  • 犀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犀角药材名称犀角拼音Xī Jiǎo别名犀牛角来源犀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R. sum

  • 鸭儿芹根

    《中药大辞典》:鸭儿芹根药材名称鸭儿芹根拼音Yā ér Qín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性味《贵州

  • 野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苋菜药材名称野苋菜别名细苋、白苋来源苋科苋属植物绿苋Amaranthus viridis L.,以全草及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细菌性

  • 钟乳石

    《中国药典》:钟乳石药材名称钟乳石拼音Zhōnɡ Rǔ Shí英文名STALACTITUM别名石钟乳、滴乳石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CaCO3 )。采收后,除去杂石

  • 三股筋

    《中药大辞典》:三股筋药材名称三股筋拼音Sān Gǔ Jīn别名香叶、楠木香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少花新樟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乔木或灌木,高2~4.6米。小枝稍有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