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花鸢尾根

小花鸢尾根

药材名称小花鸢尾根

拼音Xiǎo Huā Yuān Wěi Gēn

别名六棱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小花鸢尾多年生草本,高30-40cm。植株基部围有棕褐色的老叶鞘纤维及被针形的鞘状叶。根茎横生,较粗壮,环节显着。基生叶剑形或条形,长10-40cm,宽3-8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全缘;茎生叶3-4片,较基生叶短。花茎扁平,有苞片2,披针形;内含l-2花;花梗长3-5.5cm,花谢后弯曲;花蓝紫色或淡蓝色,直径5-6cm,外轮裂片匙形,有深紫色的环形斑块,中脉密具橙黄色须状附属物,内轮裂片披针形,倾斜;雄蕊3,花药白色;子房下位,3室,花柱分枝扁平,3分枝,花瓣状,先端2裂,边缘有齿。蒴果椭圆形,长5-5,5cm,直径l-1.5cm,先端有细长而尖的喙,熟时纵裂为3瓣。种子梨形,棕褐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路旁、林缘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镇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疯狗咬伤;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荔枝核

    《中国药典》:荔枝核药材名称荔枝核拼音Lì Zhī Hé英文名SEMEN LITCHI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

  • 鳖头

    《中药大辞典》:鳖头药材名称鳖头拼音Biē Tóu别名鳖首(《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头。加工鳖甲时,割下鳖头,洗净晒干。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均产。性状干燥的鳖头,略呈

  • 禹粮土

    药材名称禹粮土拼音Yǔ Liánɡ Tǔ别名申都拉、格艾尔明来源为一种含铁粘土。生境分部甘肃。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用于脉热,脏伤;外治烫火伤。用法用量0.5~1

  • 鲤鱼胆

    《中药大辞典》:鲤鱼胆药材名称鲤鱼胆拼音Lǐ Yú Dǎn出处《本经》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胆。化学成分除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胆汁色素、脂类等外,尚含鲤甾醇;又证明在鲤体中,胆甾醇可变为鲤甾

  • 刺糖

    药材名称刺糖拼音Cì Tánɡ别名刺蜜来源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的分泌糖粒,其种子也入药。夏季将布或纸铺地下,用棍敲打,使糖粒落下

  • 地膏药

    《中药大辞典》:地膏药药材名称地膏药拼音Dì Gāo Yɑo别名岩白菜、雾水草(《广西药植名录》),兔耳风(《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贴生鼠曲草的叶或全草。一

  • 爬地卷柏

    药材名称爬地卷柏拼音Pá Dì Juǎn Bǎi别名小过山龙、蔓出卷柏来源蕨类卷柏科爬地卷柏Selaginella davidii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山东、

  • 丝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子药材名称丝瓜子拼音Sī Guā Z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

  • 铁棒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棒锤药材名称铁棒锤拼音Tiě Bànɡ Chuí别名八百棒、铁牛七、雪上一枝蒿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