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报春

小报春

药材名称小报春

拼音Xiǎo Bào Chūn

别名小报春花、癞痢头花、山白菜、小蓝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报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forbes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细毛。须状根细长,白色。叶基生、叶柄长2-4cm;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1-3.5cm,宽0.5-2.5cm,先端圆钝或钝尖,基部心形,边缘具不规则钝锯齿,上面疏被多细胞柔毛,下面散布球状小腺体,主要沿叶脉被毛。数枝花葶从叶丛中抽出,高10-25cm,被纤毛;具伞形花序1轮,少有2轮,每轮有4-8花;苞片条形,长3mm,多少被粉;花梗直立,长6-20mm,果时长可达30mm,被小腺体;花萼钟状,长3-4.5mm,被白粉,5裂,分裂近达中部,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杯状高脚碟形,淡红色,冠筒长4.5-5.5mm,仅稍长于花萼,冠檐直径约1cm,5裂,裂片平展,倒心形,先端具深凹缺;长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1.5mm,花柱长约3mm,仅稍高出于花萼;短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约3mm处着生,花住长约1mm。蒴果球形,直径约3mm,短于宿存花萼。花期2-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湿草地、田梗、地边、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和云南(鹤庆、邓川、洱源、昆明、宜良、澄江、蒙自)。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根茎细弱,有多数须状根,叶丛生。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3.5cm,宽0.2-2.5cm,先端钝圆,基部截形至浅心形,边缘具圆点状浅裂,裂片有牙齿,上面有白色柔毛,下面有球形小腺体;叶柄长约与叶片等长,有白色柔毛。花季多数,有柔毛,近顶端有橄榄色粉;伞形花序1-2,苞片披针形,有粉,花梗有小腺体;花萼钟状,被橄榄色或黄色粉,花冠浅红棕色。气微香。

性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肺热咳嗽;小儿高热;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小便淋涩;湿热带下;风湿热痹;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斩龙剑

    药材名称斩龙剑拼音Zhǎn Lónɡ Jiàn别名草本威灵仙(李承祜《药用植物学》),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辽宁经济植物志》)。出处《沈阳药学院学报》3:85,196

  • 黄菀

    《中药大辞典》:黄菀药材名称黄菀拼音Huánɡ Wǎ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8~9月采。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厘米。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

  • 赤芍药

    药材名称赤芍药拼音Chì Sháo Yào别名木芍药(崔豹《古今注》),红芍药(《圣济总录》),赤芍(《药品化义》),臭牡丹根(《青海药材》)。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毛

  • 荷蒂

    药材名称荷蒂拼音Hé Dì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荷叶中央近梗处剪下的叶片。性味性味苦平。功能主治和胃安胎,止血止带。可用于胎动不

  • 栗叶

    《中药大辞典》: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②《现代实用中药

  • 红苕母子

    药材名称红苕母子拼音Hónɡ Tiáo Mǔ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番薯"条。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

  • 蓝花参

    药材名称蓝花参别名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毛鸡脚、拐棍参、寒草、一窝鸡、娃儿草、雀舌草、罐罐草来源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 (Thunb.) A. DC.,以

  • 临时救

    药材名称临时救拼音Lín Shí Jiù别名黄花草、九莲灯、匍地龙(《湖南药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胡氏排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弱,丛生,

  • 山乌珠叶

    药材名称山乌珠叶拼音Shān Wū Zh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轮叶蒲桃的叶或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grijsii (Hance) Merr. Et Perry采收和储

  • 海风藤

    《中国药典》:海风藤药材名称海风藤拼音Hǎi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别名爬岩香、风藤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