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寒莓叶

寒莓叶

药材名称寒莓叶

拼音Hán Méi Yè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全草

原形态寒莓(《本草会编》),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号刺波。

常绿蔓生小灌木。茎常斜卧,高约30厘米,多绒毛,无刺或有少数刺;匍匐枝长达2米。单叶互生,近圆形,直径4~8厘米,边缘5浅裂而有锯齿,先端圆钝,基部心形,上面近于无毛,下面及叶柄密生茸毛。总状花序短,腋生,有花5~10朵,总花梗有灰白色绒毛;花白色;萼片5,外面被绒毛。聚合果近球形,红色。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树荫下及山路边。分布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能补阴益精,用作强壮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1~2两)。

注意感冒咳嗽忌用。

复方①治肺(结核)病咳血:鲜寒莓叶一两(干者五钱),冰糖一两。开水炖服,日两次。(性味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黄水疮:鲜寒莓叶捣烂,外敷患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马鞍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鞍藤药材名称马鞍藤拼音Mǎ ān Ténɡ别名厚藤、海茹藤、二裂牵牛、红花马鞍藤、马蹄草来源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二叶红薯Ipomoea pescarpae (L.)Swee

  • 鲈鱼

    《中药大辞典》:鲈鱼药材名称鲈鱼拼音Lú Yú别名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鮨科动物鲈鱼的肉。原形态体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背部在

  • 无患子叶

    《中药大辞典》:无患子叶药材名称无患子叶拼音Wú Huàn Zǐ Yè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嫩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 大叶仙茅

    药材名称大叶仙茅拼音Dà Yè Xiān Máo别名大地棕、猴子背巾、猴子包头、竹灵芝来源仙茅科仙茅属植物大叶仙茅Curculigo capitulata (Lour.)

  • 松笔头

    《中药大辞典》:松笔头药材名称松笔头拼音Sōnɡ Bǐ Tóu别名松树蕊(《滇南本草》),松木笔(广西)。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幼枝尖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刺李

    《中药大辞典》:刺李药材名称刺李拼音Cì Lǐ别名茶茹(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

  • 梓木

    《中药大辞典》:梓木药材名称梓木拼音Zǐ Mù出处《握灵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

  • 云南山梅花

    药材名称云南山梅花拼音Yún Nán Shān Méi Huā英文名Delavay Mockorange别名西南山梅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山梅花的根皮

  • 小齿锥花

    药材名称小齿锥花拼音Xiǎo Chǐ Zhuī Huā别名木锥花来源唇形科小齿锥花Gomphostemma microdon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

  • 竹卷心

    《中药大辞典》:竹卷心药材名称竹卷心拼音Zhú Juǎn Xīn别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卷而未放的幼叶。清晨采摘。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