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密褶红菇

密褶红菇

药材名称密褶红菇

拼音Mì Zhě Hónɡ Gū

别名密褶黑红菇小黑菇、密褶黑菇、火炭菇、猪嘴托、火炭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密褶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densifolia (Secr.)Gill.[A-garicus densifolius Sec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泥土,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4.5-12cm,平滑,中凹。棕灰色、暗灰色,后期炭黑色。盖缘微内卷。后平展。菌肉白色,受伤后变褐红,后转黑。菌榴初灰白色,后期变黑,微延生。菌柄近圆柱形,长2-4cm,粗1-2cm,白色,内实。抱子无色透明,壁表粗糙,中央具网纹,(7-9.5)μm×(6-9)μm。卵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下。散生至群生。夏秋季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球形,中央脐状,或呈浅漏斗形,直径4.5-12cm,棕灰色、暗灰色或黑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或平展。菌肉较厚,坚实,白色、红色或黑色。菌褶较密,长短不一,白色、浅乳黄色或黑色。菌柄圆柱形,长2-4cm,直径约2cm,白色或黑色。气微,味辛辣;有毒。

性味微咸;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温中止泻。主风湿腰腿疼痛;四肢麻木;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蒟

    《中药大辞典》:山蒟药材名称山蒟拼音Shān Jǔ别名酒饼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石蒟、穿壁风(《广西中草药》),爬岩香、石南藤、廿四症、上树风(《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州部队《常用

  •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药材名称球兰拼音Qiú Lán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 carnosa

  • 哈蟆油

    《中国药典》:哈蟆油药材名称哈蟆油拼音Hā Má Yóu英文名OVIDUCTUS RANAE别名田鸡油、哈士蟆油、哈什蟆油、吧拉蛙油来源本品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

  • 响叶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响叶杨药材名称响叶杨拼音Xiǎnɡ Yè Yánɡ别名响朴叶、白杨树、山白杨来源杨柳科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以根、叶、茎入药。

  • 蒲棒

    药材名称蒲棒拼音Pú Bànɡ别名蒲棰、蒲厘(《本草图经》),蒲槌(《本草衍义》),水蜡烛实(《广东新语》)。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药用其

  • 皂荚子

    《中药大辞典》:皂荚子药材名称皂荚子拼音Zào Jiá Zǐ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

  • 刺黄柏叶

    药材名称刺黄柏叶拼音Cì Huánɡ Bò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heteropoda Schnei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 维特他

    药材名称维特他拼音Wéi Tè Tā英文名Herb of Elongated Screwtree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山芝麻。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长叶山芝麻的全株。拉丁植物

  • 老枪谷

    药材名称老枪谷拼音Lǎo Qiānɡ Gǔ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尾穗苋Amaranthus caudatus L.,以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滋补强壮。用于头昏,四肢无力,小儿疳

  • 蓬莪术

    药材名称蓬莪术拼音Pénɡ é Shù别名蓬莪茂(《药性论》),蒁药(《唐本草》),蓬莪蒁(《日华子本草》),广茂(《珍珠囊》),蓬术(《普济方》),莪蒁(《本草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