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密褶红菇

密褶红菇

药材名称密褶红菇

拼音Mì Zhě Hónɡ Gū

别名密褶黑红菇小黑菇、密褶黑菇、火炭菇、猪嘴托、火炭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密褶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densifolia (Secr.)Gill.[A-garicus densifolius Sec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泥土,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4.5-12cm,平滑,中凹。棕灰色、暗灰色,后期炭黑色。盖缘微内卷。后平展。菌肉白色,受伤后变褐红,后转黑。菌榴初灰白色,后期变黑,微延生。菌柄近圆柱形,长2-4cm,粗1-2cm,白色,内实。抱子无色透明,壁表粗糙,中央具网纹,(7-9.5)μm×(6-9)μm。卵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下。散生至群生。夏秋季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球形,中央脐状,或呈浅漏斗形,直径4.5-12cm,棕灰色、暗灰色或黑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或平展。菌肉较厚,坚实,白色、红色或黑色。菌褶较密,长短不一,白色、浅乳黄色或黑色。菌柄圆柱形,长2-4cm,直径约2cm,白色或黑色。气微,味辛辣;有毒。

性味微咸;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温中止泻。主风湿腰腿疼痛;四肢麻木;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背枇杷果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果拼音Jīn Bèi Pí Pá Guǒ英文名Fruit of Przewalsk Rhododendron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拉丁植

  • 廊茵

    《中药大辞典》:廊茵药材名称廊茵拼音Lánɡ Yīn别名红火老鸦酸草、蛇不钻、猫儿刺(江西《草药手册》),南蛇草(《甘肃中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蓼科植物刺蓼的全草。夏、秋采

  • 藤壶

    药材名称藤壶拼音Ténɡ Hú别名石疥;大石疥来源药材基源:为藤壶科动物白脊藤壶的肉或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us albicostatus Pilsbry采收和储藏:全年抱歉可采,取肉,鲜

  • 锈毛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锈毛旋蒴苣苔别名岩蒿苣、岩枇杷来源苦苣苔科锈毛旋蒴苣苔Boea rufescens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广西。性味甘、微涩,温。功能主治止咳,解毒,镇痛,生肌,固脱

  • 显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显子草药材名称显子草拼音Xiǎn Zǐ Cǎo别名岩高粱、乌珠茅来源禾本科显子草Phaenosperma globosa Munro ex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东、

  • 孩儿茶

    《中药大辞典》:孩儿茶药材名称孩儿茶拼音Hái ér Chá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

  • 紫弹树叶

    药材名称紫弹树叶拼音Zǐ Dàn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biondii Pamp.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

  • 蝙蝠葛根

    药材名称蝙蝠葛根拼音Biān Fú Gě Gēn别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药手册》),山花子根、光光叶根(《山东中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4~5月或8~

  • 龙船花茎叶

    药材名称龙船花茎叶拼音Lónɡ Chuán Huā Jīnɡ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茎叶,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炮制《雷公炮炙论》:"凡采得卖子木后,粗

  • 腐卑

    药材名称腐卑别名小青[湖北]、山膏药、豆腐叶、六月冻、凉粉柴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腐卑Premna microphylla Turcz.,以根及叶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