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定心散

定心散

《中药大辞典》:定心散

药材名称定心散

拼音Dìnɡ Xīn Sàn

出处浙江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高约70厘米。叶柄长约30厘米,粗约1厘米,叶片长约40厘米,2回羽状,由3~4枚羽片组成;羽片互生,阔倒披针形,长40厘米,中部以上宽约12厘米,向下部逐渐变狭,基部宽约3.5~4厘米,柄长1厘米,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互生,开展,几无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约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长仅1.7~2厘米,长卵形,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厘米,近尾状渐尖头,顶部的长9厘米,宽1.5厘米,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顶端一对近对生,边缘有三角形钝锯齿。叶脉几开展,纤细,分叉的和单一的互间,向顶部弯弓,倒行假脉明显。叶为薄草质,下面无鳞片。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

生境分部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干燥根茎已纵切成2片,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顶端具有叶柄残基,除去后呈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并留有众多微管束痕迹;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不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而轻者为佳。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安心神,通经络。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病抽搐,关节风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炖内服。

复方①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鲜定心散一两。水煎服。

②治精神分裂症:定心散一至二两,猪心一个或瘦猪肉二两。同煮,加冰糖服食,连服三至五次。

③治冠心病:鲜定心散二两。水煎服。

④治黄疸型肝炎:定心散、重楼三叶青各等分。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定心散

药材名称定心散

拼音Dìnɡ Xīn Sàn

英文名Rhizome of Medical Angiopteris

别名定心散莲座蕨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定心散观音座莲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officinalis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须根,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70cm。具块状根茎。叶二回羽状,薄革质,叶柄长约30cm;羽片阔披针形,中部以上较宽,约12cm,向下部逐渐变狭,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近无柄,互生而开展,相距约1.5cm,斜向上排列,基部的最小,长卵形,具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cm,近尾状渐尖;顶部的长9cm,宽1.5cm,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先端1对近对生;叶脉纤细,几开展,分叉的和单一的相间,倒行假脉明显。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长不及1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多纵剖成2瓣,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cm,直径4-5cm,顶端具有叶柄残基或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及毛须状物。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断面棕褐色,散有许多微凸出的棕色小点(分体中柱);纵剖面有条状纹理。气微,味微苦。

性味微苦;凉

归经心;肝;胆经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清热消肿;止咳。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黄疸型肝炎;痄腮;痈肿;蛇咬伤;肺炎;咳嗽;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水仙桃

    药材名称水仙桃拼音Shuǐ Xiān Táo别名锁匙筒(《陆川本草》),田浮草、香须公(《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毛草龙或草龙的全株。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乌鸦胆

    《中药大辞典》:乌鸦胆药材名称乌鸦胆拼音Wū 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主治点风眼红烂。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百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灵草药材名称百灵草拼音Bǎi Línɡ Cǎo别名小白药、小对节生、小掰角、长柄牛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百灵草Marsdenia longipes W. T. Wa

  • 老鼠刺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鼠刺药材名称老鼠刺拼音Láo Shǔ Cì来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猫儿刺Ilex pernyi Franch.,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

  • 尾叶山柑

    《全国中草药汇编》:尾叶山柑药材名称尾叶山柑别名尾叶槌果藤来源白花菜科尾叶山柑Capparis urophylla F. Chun, 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

  • 黄桷叶

    《中药大辞典》:黄桷叶药材名称黄桷叶拼音Huánɡ Jué Yè别名大榕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原形态黄葛树(《边州闻见录》),

  • 斑茅花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药材名称斑茅花拼音Bān Máo Huā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 棕竹根

    药材名称棕竹根拼音Zōnɡ Zhú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

  • 猪耳掌

    药材名称猪耳掌拼音Zhū ěr Zhǎnɡ出处始载于《广西民族药简编》。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猪耳掌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untia brasiliensis(Willd.)Haw.采收

  • 香樟

    药材名称香樟拼音Xiānɡ Zhānɡ别名樟木树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或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阴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