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嫁(虫戚)

嫁(虫戚)

药材名称嫁(虫戚)

拼音Jià ( Chónɡ Qī )

别名帽贝

来源药材基源:为帽贝科动物嫁(虫戚)的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lana toreuma(Reev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嫁(虫戚),贝壳呈斗笠形,较低平,壳高相当于壳长的1/3,壳质较薄,近于半透明。前部稍瘦,周缘呈长卵圆形,壳顶近前方,略向前弯曲,常麻损。壳表面有众多细小而密集的放射肋,至壳边缘具相应的细齿缺刻。生长线稍隆起。壳面颜色多变,通常为锈黄色,并布有不规则的棕色或紫色的带状斑纹。壳内面银灰色,光亮。约于壳顶至壳缘的中部有一圈棕褐色或淡蓝色的肌痕。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吸附于岩石上或沿海潮带的海岸石板上。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普遍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贝壳呈斗笠形。较低平,壳高约为壳长的1/3。壳顶近前方略向前弯曲,常麻损,贝壳的最高点向前的斜面较直,向后的斜面稍隆起。壳外表面为锈黄色,有不规则的紫色或棕色斑带,可见多数细小而密集的放射肋,壳缘呈细齿状。生长线较细,不甚明显;壳内表面银灰色,光亮,能清楚地透视壳外表面的彩色。质较薄,近半透明。气微,味微咸。

化学成分本品壳中含10余种氨基酸,有甘氨酸(glycine)、精氨酸(arginine)以及含量较大的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此外,还含脂类(lipid),脂肪酸(fatty acid)主要为C16:0和C18:0,甾醇主要是胆甾醇(cholesterol)。

性味味碱;性微寒

功能主治镇惊。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筋草

    药材名称接筋草拼音Jiē Jīn Cǎo别名被单草、大鹅肠草、白老鸦肠、抽筋草、白筋骨草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 Buch.-Ham.[S. vestita

  • 水紫菀

    《中药大辞典》:水紫菀药材名称水紫菀拼音Shuǐ Zǐ Wǎn别名山苦菜(《黄山植物的研究》)。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高株山莴苣的根。6月采挖,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 鹅脚木叶

    药材名称鹅脚木叶拼音é Jiǎo Mù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叶。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鱼木,又名:虎王、龙头花、鹅脚木、树头菜、鸡爪菜。落叶无

  • 高良姜

    《中国药典》:高良姜药材名称高良姜拼音Gāo Liánɡ Jiānɡ英文名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别名风姜、小良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

  • 小麦麸

    药材名称小麦麸拼音Xiǎo Mài Fū别名麸皮(《本草蒙筌》)。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麦"条。性味甘,凉。①《本草拾遗》:

  • 豨莶

    《中药大辞典》:豨莶药材名称豨莶拼音Xī Xiān别名稀莶草(《海上方》),火莶、猪膏莓、虎膏、狗膏、火枚草(《唐本草》),猪膏草(《本草拾遗》),粘糊菜(《救荒本草》),希仙、虎莶(《纲目》),黄猪

  • 刺萼悬钩子

    药材名称刺萼悬钩子拼音Cì è Xuán Gōu Zi英文名Spinycalyx Raspberry别名黄琐梅、小红袍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刺萼悬钩子的根。拉丁

  • 青头菌

    药材名称青头菌拼音Qīnɡ Tóu Jūn别名青面子菌、青面子、黤面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绿红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Virescens (Schaeff.) Fr.[A

  • 野靛

    药材名称野靛来源报春花科野靛Lysimachia decurrens G. Forst. var. acroadenia Makino [L. acroadenia Maxim.], 以叶或地上部分入

  • 茅栗仁

    《中药大辞典》:茅栗仁药材名称茅栗仁拼音Máo Lì Ré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茅栗的种仁。功能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失眠。茅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