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娃娃拳

娃娃拳

《中药大辞典》:娃娃拳

药材名称娃娃拳

拼音Wá Wɑ Quán

别名扁担杆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麻糖果(《四川中药志》),拗山皮(《贵州草药》),棉筋条、山络麻、狗糜子(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椴树科植物扁担杆根、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5米,小枝有星状毛。单叶互生,卵形、菱状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楔形,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上面粗糙,下面有稀疏星状毛或稠密星状毛;托叶线形;叶柄长3~10毫米。花黄白色,径1~1.5厘米,由5~8朵成伞形花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5~25毫米,花梗长3~6毫米;萼片5,长圆状披针形,密被星状毛;花瓣5,长仅萼片的1/3;雄蕊多数,分离;子房5室,柱头5裂。核果橙红色或红色,2~4裂,有时仅有一个心皮发育成果实。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分布河北、河南、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苦,无毒。"

②《贵州草药》:"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治脾虚食少,胸痞腹胀,妇女崩带,小儿疳积。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治小儿疳气体弱及妇女崩带。"

②《贵州草药》:"祛风除湿,理气消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脾弱食少:娃娃拳。老虎姜、莪参,寿星柑。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气痞(胸痞胀满):拗山皮枝、叶各一两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风湿:拗山皮枝、松叶各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④治小儿疳积及妇女崩带:扁担杆子枝、叶三至五钱,仙鹤草豨莶、高梁泡根各五至六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娃娃拳

药材名称娃娃拳

拼音Wá Wɑ Quán

英文名Root of Bilobed Grewia

别名孩儿拳头、麻糖果、拗山皮、棉筋条、山络麻、狗糜子、串果崽子、狗肾子、夹板子、月亮皮、葛荆麻。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扁担杆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ewia biloba G.Don[G.glabrescens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扁担杆灌木或小乔木,高1-4m。多分枝,嫩枝被粗毛。叶互生;叶柄长4-8mm,被粗毛;托叶钻形,长3-4mm;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9cm,宽2.5-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钝,两面有稀疏星状粗毛,边缘有细锯齿;基出脉3条,两侧脉上行过半,中脉有侧脉3-5对。聚伞花序腋生,多花,花序柄长不到1cm;花柄长3-6mm;苞片钻形,长3-5mm;萼片狭长圆形,长4-7mm,外面被毛,内面无毛;花瓣长1-1.5mm;雌雄蕊柄长约0.5mm,有毛;雄蕊长2mm;子房有毛,花柱与萼片平齐,柱头扩大,盘状,有浅裂。核果红色,有2-4颗分核。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或低山路边草地、灌丛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甘;苦;温

归经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祛风除湿;固精止带。主脾虚食少;久脱肛;小儿疳积;蛔虫病;风湿痹痛;遗精;崩漏;带下;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脾弱食少:娃娃拳、老虎姜、莪参、寿星柑。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气痞(胸痞胀满):拗山皮枝、叶各一两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风湿:拗山皮枝、松叶各十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④治小儿疳积及妇女崩带:扁担杆子枝、叶三至五钱,仙鹤草豨莶、高梁泡根各五至六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治小儿疳气体弱及妇女崩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臭山羊

    《中药大辞典》:臭山羊药材名称臭山羊拼音Chòu Shān Yánɡ别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和

  • 风藤草根

    《中药大辞典》:风藤草根药材名称风藤草根拼音Fēnɡ Ténɡ Cǎo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毛铁线莲的根。原形态黄毛铁线莲又名:风藤草(《滇南本草》),金毛铁线莲。攀援藤

  • 微籽

    药材名称微籽来源大戟科微籽Baliospermum effusum Pax et Hoff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解毒驱虫,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蛔虫病,黄疸型肝

  • 豌豆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豌豆七药材名称豌豆七拼音Wān Dòu Qī别名白三七[陕西]、还阳参、三匹七、打不死、一代宗、接骨丹、三步接骨丹、姜皮矮陀陀、玉蝴蝶[云南昆明]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豌

  • 南蛇竻苗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气》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 鸡爪乌

    药材名称鸡爪乌拼音Jī Zhuǎ Wū别名细草乌来源药材基源:为志茛科植物康定翠雀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anch.[D.soonmingense

  • 亚香棒虫草

    药材名称亚香棒虫草拼音Yà Xiānɡ Bà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的菌核及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hawkesii Gray采收和储藏:冬

  • 仙顶梨

    药材名称仙顶梨拼音Xiān Dǐnɡ Lí别名苦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仙顶梨的果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粗糙或细纵裂;小枝灰黄色,散生皮孔。叶卵圆形

  • 桃树胶

    药材名称桃树胶拼音Táo Shù Jiāo别名桃胶来源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树干上流出的树脂。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活血,益

  • 蒙自水芹

    药材名称蒙自水芹拼音Ménɡ Zì Shuǐ Qín别名水芹菜、溪边水芹、溪岸水芹、野水芹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蒙自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riuularis Dunn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