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奶汁树

奶汁树

《中药大辞典》:奶汁树

药材名称奶汁树

拼音Nǎi Zhī Shù

别名牛奶子树、下乳草

出处《江西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窄叶台湾榕。秋、冬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约1米。枝条带紫红色,折断有白色乳汁。小枝,叶脉和叶柄被短硬毛,早落。单叶互生,膜质,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1~2厘米,侧脉与中脉成直角展出,小脉极不明显。花序托有梗,单生于叶腋,圆球形或梨形,绿色或紫红色;基部有苞片3枚,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雄花被片3~4,雄蕊2;瘿花被片3~4或更多,花柱短,侧生。果球形,成熟时紫红色。花期10月至翌年春。

生境分部生于灌木丛中。分布我国东南各地。

性味平,辛微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腰痛,黄疸,疟疾,百日咳,背痈,乳痈,乳汁不足,齿龈炎,毒蛇咬伤。

复方①治百日咳:奶汁树根五钱,水煎服。

②治背痈:奶汁树鲜叶适量,捣烂外敷;另用奶汁树根二两,水煎服。

③治乳汁不足:奶汁树根二两,地锦一两,白茅根五钱,猪前脚一只,红糖、米酒少许。水煎。服汤食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奶汁树

药材名称奶汁树

拼音Nǎi Zhī Shù

别名下乳草、山沉香

出处出自《江西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窄叶台湾榕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formosana Maxim.var.shi-madai(Hayata)W.C.Cheng[F.pandurata Hance var.angusti-folia Cheng;formosana Maxim.Var.angustifolia(Cheng)Migo]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2-3m。小枝、叶脉和叶柄被疏毛,早落;枝纤细有托叶残留的痕迹。叶互生;叶柄长4-6mm;托叶长三角形,长约8mm,早落;叶片膜质,线状被针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有时稍弯,长5-16cm,宽0.7一2.8cm,先端通常渐尖,尖部长1cm以上,基部楔形,全线或上部有不规则齿缺;侧脉与中脉成直角展出,在近边缘处连结,网脉不明显。隐头花序(榕果)单生于叶腋,梨形或近球形,成熟时紫红色,基部渐狭成一短柄,长2-3mm;雄花、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内;雄花花被片3-4,雄蕊2;瘿花花被片3-4或更多,花柱短;雌花与瘿花相似,但花柱较长。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华南及江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资源分布:生于疏林或山地灌丛中。

性味辛;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黄疸;疟疾;背痈;乳痈;齿龄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扫帚

    药材名称马扫帚拼音Mǎ Sào Zhou别名白花羊牯枣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 (Vogel)Koehne,以根和全株入药。春至秋采根,趁鲜抽出根部木

  • 古钩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钩藤药材名称古钩藤拼音Gǔ Gōu Ténɡ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广西]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古钩藤Cryptole

  • 浙江七叶树

    药材名称浙江七叶树别名浙江天师栗来源七叶树科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ekiangensis Hu et Fang,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杀虫。主治胃寒作痛,

  • 芦茎

    《中药大辞典》:芦茎药材名称芦茎拼音Lú Jīnɡ别名苇茎(《千金方》),嫩芦梗(《现代实用中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茎。夏、秋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38.64~40.

  • 吊灯花叶

    药材名称吊灯花叶拼音Diào Dēnɡ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吊灯扶桑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 Hook.f.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

  • 黄莲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莲花药材名称黄莲花拼音Huánɡ Lián Huā来源报春花科黄莲花Lysimachia vulgaris L. var. davurica (Ledeb.)

  • 山芙蓉

    药材名称山芙蓉拼音Shān Fú Rónɡ别名假芙蓉、白背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长毛黄葵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nioschus crinitus Wall.[Hibiscus cr

  • 荷花

    药材名称荷花拼音Hé Huā别名莲花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大花蕾。6~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发的花,阴干。性味苦、甘,温。功能主治祛

  • 麂肉

    《中药大辞典》:麂肉药材名称麂肉拼音Jǐ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原形态小麂,又名:黄麂,黄猄。形小,肩高约40厘米,体长70~80厘米,尾长可达12厘米,脸部较短而宽

  • 广西九里香根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根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广西九里香M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