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丽参

太白丽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丽参

药材名称太白丽参

别名太白土高丽参

来源玄参马先蒿属植物全裂马先蒿Pedicularis dissecta (Bonati ) Pennell et Li,以肉质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甘、微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托毒外出,止痛。用于病后体虚,阴虚潮热,疮毒内陷,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太白丽参

药材名称太白丽参

拼音Tài Bái Lì Shēn

别名太白土高丽参、太白参黑阳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全裂马先蒿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dissecta (Bonati) Pen-nell et L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全裂马先蒿多年生草本,干时变黑。根圆锥形,肉质,长5-6cm,直径约7mm,无侧根。茎常自基部发出多条,稍弧弯,基部木质化,稍具棱角,被短毛。叶互生;基出者早落,其膜质叶柄常宿存;柄长3-3.5cm,扁平,纤细,茎生叶柄较短;叶片膜质,卵状长圆形,长3-3.5cm,宽1-2cm,羽状全裂,裂片每边6-9枚,卵形至线状披针形,宽约1-2mm,基部下延沿中脉成狭翅,边缘羽状浅裂或有缺刻状重锯齿,齿端有刺尖。总状花序顶生,花疏知;苞片叶状,有柄;花梗长2.5cm,纤细,被短毛;萼膜质,卵圆形,前方开裂至中部,裂口前膨。萼齿3;花冠黄色,二唇形,上唇较窄盔形,先端有长喙,基部扭曲使盔部向上反折,下唇宽大,近圆形,3裂,中裂较侧裂窄小;雄蕊4,花丝均被长柔毛;子房卵形,柱头稍伸出灰外。蒴果卵圆形,端有短凸尖。花期6-8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的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少。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稍肉质;圆锥形,长5-6cm,直径约7mm,间有不规则分枝。表皮棕黑色或深灰棕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托毒外出。主病后体虚;阴虚潮热;疮毒内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披针叶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药材名称披针叶毛茛来源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四川。性味辛,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发散风

  • 补骨脂

    《中国药典》:补骨脂药材名称补骨脂拼音Bǔ Gǔ Zhī英文名FRUCTUS PSORALEAE别名破故纸、和兰苋、胡韭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

  • 苎麻梗

    药材名称苎麻梗拼音Zhù Má Gě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或带叶嫩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采收和储藏:

  • 毛山荆子

    药材名称毛山荆子拼音Máo Shān Jī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山荆子的果实、叶、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manshurica(Maxim.)Ko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水龙

    药材名称水龙拼音Shuǐ Lónɡ别名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来源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水龙Jussiaea repp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性味淡,凉。功能主

  • 枇杷叶露

    《中药大辞典》:枇杷叶露药材名称枇杷叶露拼音Pí Pá Yè Lù别名枇杷露(《生草药性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叶的蒸馏液。性味①《生草药

  • 地血香

    《中药大辞典》:地血香药材名称地血香拼音Dì Xuè Xiānɡ别名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广西中草药》),吹风散、大风沙藤、大钻骨风、冷饭团、绣球香、通血香(《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 飘拂草

    《中药大辞典》:飘拂草药材名称飘拂草拼音Piāo Fú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两歧飘拂草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变异极大,秃净或稍被柔毛。茎细,高25~50厘米,在花序

  • 大虎耳草

    《中药大辞典》:大虎耳草药材名称大虎耳草拼音Dà Hǔ ěr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毛。茎直立,高约20厘米,肉质,疏

  • 贯众

    《中药大辞典》:贯众药材名称贯众拼音Guàn Zhònɡ别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